最接地气的庙宇 作者:珏山 时间:2014-01-26 次数:180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周日,和朋友一起去了集义的温李青。
  心里惦记的是有史记载的大历寺,但是除了文献资料的寥寥数语之外,从来没有听人提起过。所以路上我说不要太抱什么希望,免得与心理预期相距太远,觉得扫兴。
  车停在村委会的广场上。村民们很热情,几位长者来到跟前问询。我们问广场北面的庙叫什么,村民们说叫玉皇庙。大门落锁,一老汉主动去找人。另一位主动搭讪,说里面什么也没有了,进去也没什么可看的,村南面的三大士却一直香火旺盛。前些年又进行了修缮,十里八乡甚至周边县区的善男信女都前来拜谒烧香。尤其是农历二月十九,不只是佛争一炷香,人也来争一炷抢头香。每年都是入夜便有人排队恭候,抢烧头香,从夜至晨,从晨到午,从午至晚,敬香者络绎不绝。支支真香,插成簇簇香柱,红光点点,连成一片,青烟袅袅,直上青天,焚香的铁香炉也被烧得通红。
  问起大历寺,却都说不知道。
  到了村南的三大士,只见坐南朝北,山门巍峨。进得殿里,四合院布局,南面大雄宝殿,东西各一偏殿,没有牌匾。殿内三位菩萨一字排开,文殊在左,坐骑是狮;普贤在右,坐骑是象;观音居中,坐骑却认不出是何灵物,仔细看了好一阵,坐骑头部一幅红布斜挂,以为也是大象。回来查资料,问朋友,才知叫做犼,金毛犼。三位菩萨合称为三大士。
  文殊是“智”的化身,坐骑青狮,表示智慧的雍容华贵;普贤是“行”的化身,坐骑是白象,表示践行的一往无前;观音是“悲”的化身,就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而且有求必应,人尽皆能,以至有“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佛”的说法。
  三大士宝相庄严,且有背光。寺里主持说前些年维修,人们捐了款,为三大士镀了金,更加法相辉煌。出得殿来,没想到三大士殿东面还有痘疹圣母殿。痘疹圣母双手持笏,慈眉善目,两边有侍者,满墙壁画尚在。再去看西面,原来还有子孙圣母殿。送子娘娘和颜悦色,一派祥和。
  不由得忆起少年的时光。只记得冬天的一个早晨,天麻麻亮,每家每户都要将自家早已备好的小馍馍,由家中的女性长辈,虔诚地站在院中,双手捧碟,念念有词,犹如天女散花般向空中抛洒。母亲告诉我,这是祭拜天花娘娘,也就是痘疹娘娘,以求子孙平安,免除疹患。那些脸上有麻子的,是染过天花死里逃生的人,赶紧起床吧,去抢拾那些抛洒的小馒头,吃了可免天花、出疹之苦。那时,白面稀缺,可那天人们蒸的小白馍馍,一色的白面,绝不会掺上其它面粉。出门,就会看到小孩子们三五成群,挨家挨户捡拾,尝一个,面香满满,细嚼甜甜,真是沾天花娘娘的光,有幸有福了。
  后来,到了省城求学,那年正好WHO宣布全世界消灭了天花。我赶紧写信告诉了母亲,向她报告这一好消息。
  问同行的朋友可曾记得这一风俗。朋友回答很客观,说不记得。我说,回去问我妈吧,她一定会明确那天是几月初几,痘疹娘娘的生日。母亲希望孩子们智慧,善行,家丁兴旺,全家平安幸福。在这一点上,她们心怀虔诚,绝不打折扣。
  村中的南北庙宇在一个中轴线上,过街乐台处于二者中间。从三大士殿返回,再过乐台,乐台正对着玉皇庙,可见酬神唱戏主要是为玉皇的,三大士只为从属地位。
  史料记载中,李青有大历寺,寺里有一口大钟,被称为“花县晓钟”,是古徐沟八景之一。自从其双耳被毁,现今挂在晋祠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少有人专门观瞻,也少有人过问或将其请回来。“花县晓钟”不过是当地文人的附庸风雅,不大是老百姓惦记的事儿,而三大士、痘疹娘娘、送子娘娘才关乎子孙兴旺、智慧与践行、平安与康健,是最接地气的信仰,因而才会香火不断,兴隆繁盛。
  往日里,没听说温李青的三大士,今日一见,倒颇觉意外。它在我县乡村的庙宇中独树一帜,山门、钟鼓楼也可为本域一大观者。不知何故,我县的文史资料中却鲜有记载。
  不过,从来意外的收获都是无意间得来的。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