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山游记 作者:听秋 时间:2014-01-19 次数:180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九龙山位于新余仙女湖东部的舞龙湖南面,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仙女湖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新余的井冈山”之美称。
  九龙山是个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的老区,先后诞生了新余第一个党支部、第一支工农武装、第一个红色政权,发动了新余第一次“农民暴动”等,是中央赣西南苏区的重要活动区域。目前,九龙山著名的景点就是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九龙山第一支红色政权的发起人罗日光和第四次革命战争时期牺牲在这里的146烈士。罗日光,1891年出生于新余,1926年开始从事革命斗争,1930年初,任中共新余南区区委常务委员、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4月,任中共新余县委宣传委员。5月,任新余县苏维埃政府主席。8月,任中共分宜县委书记,参加第八次攻打吉安县城的战斗,任新余、峡江、吉水三县赤卫军总指挥。1931年11月,因“肃反”扩大化被错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星罗棋布的革命遗址,不仅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游览观光的理想之所。在一家新建的红砖瓦房里,我们就看到了主人收藏多年的原始农业耕作工具:牛耕田的犁耙、打谷机、碾米机、水碓,古朴的原木制作依然结实,在阳光探照中静静靠墙而卧,仿佛耋耄之年的老农,沉浸于回味多年前,空气中那新番泥土的气息和稻谷的芳香,宛如旧电影里黑白的画面,久远而亲切。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这些原始耕作工具退出历史舞台也已二三十年了吧,只能偶尔在旅游区的陈列室里才能见到了。
  九龙山依山傍水,奇丽多姿,远峰如黛,近山多彩,溪水似碧。九龙江发源于九龙山的最高峰,四季长流,横贯乡镇,前几年曾利用它开发了惊险刺激的九龙红色漂流,吸引了八方游客。不过,我们这次见到的漂流河已经半干涸了,但水色如绿玉,清澈平静,河堤旁栽种着一些垂柳还在弱不经风的飘摇,沟溪边栽种的芋头叶面挂着露滴,水田里割掉的禾茬任由鸭们嬉戏捡拾,倒也是江南水乡的风情。
  虽是初冬时节,早晚天寒,九龙山依然空气清新、阳光普照、气候宜人、枝翠叶绿。四围可见柑橘树布满山头,山上茶花清香馥郁,野菊生辉,在山脚,一茬菜地里还满开着金黄的油菜花,让我们感觉乱了季节,回到了春天。农家小院就是画家笔下的水彩画:篱笆攀着绿色的素瓜藤、开着紫色的扁豆花、挂着枯黄的葡萄蔓,架下几只肥硕的鸡有的不慌不满捡拾虫子稻子,有的懒洋洋晒着太阳,我们路过旁边也并不受惊吓。矮桔树上还挂着青涩的桔子,等着成熟后的采摘,高高的柚树上金黄的柚子压弯了枝头,在阳光里闪着诱人的光泽。
  九龙山民风淳朴,物产富饶,盛产优质大米、柑橘、柚子、辣椒、芋头、红薯等农作物。“进来喝口水吧?”山村的人总是这样淳朴热情,看到城里来的人都当客人。可是,很惭愧,扩大城区范围和缩小城乡差距后,大量的农民工和农村出来的生意人,涌入城市,我们却在皱着眉头看着他们的肤色比我们黑,听着他们的乡音比我们土,说着他们的言行降低了城市的格调,却忽视了他们善良的本性和勤勉。
  现在有一句话,叫“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我们每天望着城里鳞次栉比的高楼遮蔽窗前的一米阳光,闻着汽车尾气弥满大街小巷熏黑了肺部,为着多拿两个工资每周工作52小时依然唯恐朝不夕保,为着房子穷尽一生节衣缩食做房奴,那一份淡泊宁静早已远离了我们的心灵,那一种田园诗意成了假日的梦游。很多时候,我们疲累于现在的生活,却又假装幸福快乐,只有乡村这洗尽铅华的视野,让我们还能找到从容,成了城市浮躁里虚拟的安慰……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