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字 作者: 时间:2014-01-19 次数:621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补【补補】(bǔ)
  “补”,繁体为“補”。形声字,从衣,甫声。
  “衣”指衣服;“甫”可视为“辅”的省字,指辅助。“衣”“甫”为“補”,是说衣服破损后须要用其它辅助材料进行修补,使其完整,从而延长衣服的使用寿命。《说文·衣部》:“補,完衣也”。本义为補衣服使其完好。
  简化字“补”从衣,从卜。“卜”是古时占卜用的兽骨,火烧后出现裂纹。将衣服的破损之处缝补后,都会留下一些纹路或痕迹,所以“衣”“卜”为“补”。
  “补”由本义引申,指把破损的东西修整好,如补锅、修补等;又指把不足或者缺少的部分填充齐全,如补丁、补充、补课等。旧时官有缺位,朝廷要选员补充,所以“补”也指补充官场上的缺漏,即就职、任职之意。如“补外”指京官调外地就职;“补官”指补授官职。“补”还指抽象意义上的修补,如成语“补。
  天济世”,意为修补天道,救济世人。中国古代神话中有“女娲补天”的传说:传说黄帝之子颛顼与炎帝之子共工为夺帝位发生争战。共工败后怒触不周山(今昆仑山,传说中的擎天石)。不周山轰然断裂,天塌西北,地陷东南,穹顶裂开一个口子。于是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后来用“补天”比喻挽回时运。将原本已经破损的衣服修补完整,使破衣服能再度使用,同时也挽回了穿衣人的颜面,所以“补”还有帮助、救助之意。
  衣服破损,须要修补;人有缺陷,也要善“补”,即“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要善于向别人学习,自身就能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提高。所以“补”又有补充、完善和提高之意。做错一些事情,造成了损失,就要尽力弥补,以使损失减小到最低的程度,这就是补过,所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然而不是所有的过失都能弥补,所以做事要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避免事后补过。
  “补”对于人的身体而言,就是补充营养,使体魄健壮。如补充水分、补充维生素、补充钙质等。所谓“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补”还是中医学里的专有名词。中医认为,虚症和实症可以互相转化,所以中医治病,一般在开始时都要以甘味使病人健脾胃,以补充其身体的能量,然后再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治疗。同时,传统医学保健观认为药食同源。因此,古人对食补的研究也甚为深奥完备。
  现在很多人都有认识上的误区,觉得补充营养必须服用补药。其实食物中的营养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所以食补才是根本。一般说来,人想吃什么往往就是身体缺什么,自然就该补什么。比如胖人爱吃肉,是因为肥胖的人需要的能量比一般人要多,而肉可提供丰富的能量。不过,我们也应注意不能补自己想补的,而是要补自己该补的,否则营养过剩,进补不当,反而适得其反。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