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阳寻梦》之梦
作者:石履山 时间:2014-01-12 次数:172 语音阅读:
武等义同学的《梗阳寻梦》出版了,这是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武等义同学要寻的“梦”正是民间古老的传说。对于这些传说,有的是人们就不知道,有的是让人听得老掉牙。因此就没有人太多的去注意收集整理,令不少民间传说濒临失传。
还是做梦也没有想到,武等义同学能够主动去收集,整理,编撰这些快被人们遗忘了的故事。这些故事,有一定的内涵,而且生动、自然、有趣。古人云:“无风杨柳漫天飞,不雨棠梨满地花。”“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一本《梗阳寻梦》让我看到了武等义同学踏遍山庄窝铺的足迹,闻到他采风回来“满地花”的馨香:从他的涓涓文字细流中,看到了他辛勤耕耘的汗水,让人惊叹,让人敬佩,并引发我春梦悠悠,浮想联翩。
那是我人生岁月中较为惬意的时光。二十来岁的我去到枣坪村小学任教,做为大孩子的我和小孩子的学生打成了一片,可算是亲密无间。我们一起在葡萄架下学算术,一起在苹果树旁读语文,在操场上做游戏,在土圪堆台子上演节目,十分有趣。平日里孩子们给我抬水,和泥,倒土。家长们还经常送来一些稀罕吃的东西让我品尝。有的学生晚上喜欢和我睡宿舍,听我讲“独立大队”等电影故事。以至在睡梦中给我尿下一炕……真是情真意切,刻骨铭心。武等义当时就是五年级的一个学生。没想到这种情谊竟然如此缠缠绵绵延续到现在,至今已有五十年之久。现在我和“孩子们”都成了年过花甲的老者,步入了夕阳红,可那份情谊依然令人有份沁人心脾的甘甜。
今天我又和武等义同学一起联袂出书、他的文章,我的装帧、题款、插图、做序……是责任,是机遇,也是缘份。古人有诗云:“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应到我们身上了。
在武等义的《梗阳寻梦》一书里:“王启恩巧治和坤”的智慧与愚昧;“戏说吃醋”的君命与坚贞;“葡萄干的故事”的善良与忍耐;“龙眼葡萄”的凶狠与报应;“添心全”的深奥与传奇”;“神泉的故事”的真挚与情浓;“东湖的传说”的离奇与巧合等等,都描写得生动得体、自在从容、毫无娇柔造作之态。笔者有诗云:“梗阳幽梦戏沧桑,古怪离奇寓意藏。看似荒唐情趣现,人生哲理入华章。”在武等义的笔下,让人看到他探幽寻梦的艰辛,也看到他秃笔横扫着尘埃,在字里行间,又荡漾着珠玑凝翠,粒粒皆是精英。正如他在诗中所述:“春日千寻梗阳梦,金秋硕果唱和风。”他的努力求新与辛苦耕耘,终使收效十分丰盈。
《梗阳寻梦》的每一个篇章,都是武等义同学常年寻寻觅觅、点点滴滴、夜以继日挖掘出的精华。是金子总会发光,正如他所述:“寻梦抒怀添雅韵,更须戴月再披星。”这些结晶就是他的星光、月光和明媚的阳光;《梗阳寻梦》又是他风雨兼程、一路走来的写真,更是他一身正气的胸襟。“梗阳寻梦”的出版发行,无疑丰富了我县文化繁荣的底蕴,恰似迎面吹来的徐徐清风。笔者有诗云:“十月吹来愉悦风,梗阳寻梦显精英。书成了却艰辛梦,皮匠敢称赛孔明。”但愿这一“孔”之“明”能够实现作者的梦想,使之梦想成真,以了却追梦人的一片痴情。
古人有《悟道诗》为证:“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梗阳寻梦》以幻写真、以古喻今,让人们嗅出了春梦的温馨、温馨……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