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灵犀祁伟成 作者:珏山 时间:2014-01-05 次数:275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2013年12月21日,周六,受朋友之邀,赴省城办事。事毕,已近午时,朋友打了一通手机,驱车五一路。
  不明就里间,车停在了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门前。
  眼前是一座欧式风格的建筑,主要建筑均为二层。
  穿过校门门洞,就见一块牌子,上书“今日闭馆”。心想,不能参观楼内教室,只要大致看看也好。
  拿起手机,拍照。
  东面围墙右侧写有“牺牲救国”四个黑色大字,在白色墙面的映衬下,分外醒目。东面围墙的左侧,贴着《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队歌》。我们正在欣赏,一位女士招呼我们,邀我们到东院南边的办公室里。
  办公室的墙上井然有序地挂满了字画。东墙上挂一大幅毛体书法,内容是苏东坡的《赤壁怀古》。是汪国真的手笔。南墙正中,悬一幅中堂,一古代老者神清气爽,头向右微顾,双目有神,左手托一墨斗。两边一副对联:万世工心祖,千秋艺者师。是鲁班。西墙挂着一幅草书:清风入松盘龙吟;一幅草书:飞天神采照河山,彩袖千年依旧映云烟。草书下方,挂“中国建设行业管理英才大会”的彩照。地上摆着古式几案,古式沙发,书柜。
  女士泡了香茗,但我顾不上品饮,眼睛把玩着一座楼阁的模形。啊,是用木头手工制作的,叫做小木作模型。赶紧用手机拍照。
  赞叹着,欣赏观看着,原来哥几个也顾不得喝茶,只顾欣赏、拍照了。
  真是古香古色,书香一派,这样的办公场所雅致,舒适,养眼,养心,让人留连。
  这时,一个人走了进来,寒暄着,同我们热情地握手,示意我们坐下。朋友这才向我们“亮出底牌”:这位是省古典艺术研究院院长祁伟成先生。
  祁先生身体敏捷,英姿勃发,热情健谈,让人一见如故。
  一家饭馆落座。
  非汾酒二十年不能佐菜。
  交谈中,得知他是定襄人。1968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与文物鉴定研究生、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古建筑高级工程师。
  祁先生从小就受到木工的熏陶。上世纪80年代,开始步入我省古建筑修缮行列。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的进程中,各个时期的文化形态在建筑领域的反映,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历史遗存。我国的古建筑尤以木结构最为突出。那些亭台楼阁、庙宇殿堂造型别致、结构严谨,是我国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的证据。山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悠久的历史曾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古建筑就是先祖留给我们的最可珍视的文化遗产之一。祁先生显然是认识到了这一点,但他的可贵在于他做出了行动:对照古建实物,按比例制作小木作。
  古建筑小木作制作,除了为人们日常生活、建筑,建筑设计、研究提供鉴赏、借鉴外,更重要的是揭示了古建筑建造技术的特点和规律,使其真正融入我国的建筑文化之中,让古建筑“延年益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青春。
  上世纪90年代末,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由祁先生主持制作的应县木塔和鹳鹊楼小木作模型,被作为回归礼品,分别赠送给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他主持的太原大关帝庙、太原唱经楼等文物保护工程,经有关部门验收评定为优良质量工程。
  长久的慧眼独具,终于心有灵犀,达到一个创造的高潮。
  1937年日寇发动“七七事变”前,梁思成、林徽音从敦煌的五台山壁画中得到灵感,重新在五台山发现了佛光寺,当时震惊世界,打破了日本学者关于中国已不存在唐代建筑的断言。大唐遗珍、伽蓝宝刹佛光寺东大殿,吸引了祁先生深情的目光。东大殿面阔七间,长34米,进深四间17.66米,单檐庑殿式屋顶。大殿的前檐明间、次间和梢间共五间,装有厚重的门板。两侧最边上的一间均装有破子棂窗。古朴而巨大的斗拱承托着深远的屋檐,粗壮的柱列,简朴大气的门窗装饰和舒展而平缓的屋顶,构成了唐代殿堂雄浑独特的建筑风格。
  如果说佛光寺是梁、林的发现,祁先生则要将它用CT断层扫描的方式,以佛光寺东大殿为实例,将其制作过程一一展开,为的是继承和发展,让这一稀世奇珍永放光芒。
  交谈中,我们还得知祁先生不仅获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中国民族优秀建筑“营造大师”荣誉称号、敦聘为专家,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人文科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古建技术名师”,我省古建筑评标专家库专家,近日又获国家古建筑专家库专家。
  我们一起举杯致贺。
  不觉一瓶酒倾空。
  临了,祁先生送我们哥几个一人一张名片,叫人送我们每人一本由我国文物战线、古建筑保护领域德高望重的方家罗哲文先生题写书名、集祁先生三十年心血的《中国古建筑制作技术·五台佛光寺东大殿》一书,并赠送我们人手一份由他亲手制作的佛光寺东大殿柱头铺作小木作。
  一个人,三十年,同步走,双丰收。这样的执着给人多少启示啊!
  祁先生还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将古建小木作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企盼着。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