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隆冬岁末,偶得闲暇,围炉品茗,任思绪在记忆的岁月里来回穿梭,感觉着温暖、翻阅着牵念、品味着友谊,不经意间,穿梭的思绪暂停了,记忆的岁月渐渐的展现出那年我送出的一份生日贺礼的情形……
那是1958年夏,我中师毕业之前,送出了我人生的第一份生日贺礼,这份礼物是一架自制的飞机模型和一张自制的“贺卡”。送给了我初中三年的同桌。她是太原二中首届招生榜上的第一名,连续三年都是太原市的“三好学生”。她很关心我的学习。考入初中后,我还贪玩,成绩不佳。她批评我,鼓励我,要求我珍惜时间,星期日要我陪她复习一周的功课,重点记不住,难点不理解,就不让我离开教室。半年后,我的成绩大有长进。初二时,我腿上生了个大脓疮,行动很困难。同学们背我、扶我往返于宿舍院和学校之间,而在校的打饭、打开水等杂事,都由她包揽了。初中毕业后,在一起复习功课一个多月,我俩又考入同一所高中,(后我转入师范)。初中三年中,我和她经常在一块学习、玩耍,关系非同一般,同学们说我俩是姐弟,因我感激她对我的帮助,是我学习的榜样,用现在的流行语说,她是我的偶像,所以,对同学们的戏说我默认了,她有时也以大姐的身份对我。初中毕业填写一份表格时,得知我比她大一岁,还知道了她的生日。从此她公开称我为大哥了,六十年来,她一直这样称呼我。我有一位后来为导弹、航天做出过贡献的“高工”的干妹妹感到高兴!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我们又将毕业了。她要上哪个大学,我要去哪里任教,今后能否见面,不可预料。因此,我要看一看她去,她的生日临近,不防提前送一份礼物。她很敬重空军英雄张积慧,想当一名设计、制造飞机的工程师。为此,凭借我制作“航模”的技术,我打算做一架模型飞机送给她。我请航模教练找来了一种喷气式飞机的图纸,将各零部件按比例缩小并描绘到银杏木、桐木材质的航模材料上,经锯、刻、锉、磨、粘合等工序,一架像模像样的喷气式“飞机”造好了。将它安置在底座的一段细钢丝顶端,机首高翘,好像即将凌空翱翔,迎战来犯之敌的战鹰。
是一个和风日丽的星期天,在她宿舍外的花池边,我们相见了。她高兴地接受了给她的生日贺礼,双手捧着仔细观赏,她发现底座暗藏的小抽屉,一张写着“生日快乐,友谊常存”的小小贺卡,展现在她的面前,她情不自禁地拉住了我的手。旋即跑回了宿舍。拿出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递过来,扉页写着“仁兄惠存”四字及几个逗点和几个删节号。这符号表示何意,令人费解。
那年我在她家小住,初中时期的学习生活,是谈不完的话题。说到那架喷气式飞机时,她的老伴指指隔壁的卧室:你去问你的外甥吧。我们都会心地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