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毛泽东情结 作者:张卯春 时间:2013-12-29 次数:176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文协会陈敏丽秘书长电话通知,12月26号召开纪念毛主席诞生120周年笔会。毛主席/120岁/笔会——从深埋的记忆中勾起了我的毛泽东情结。
  出生不久,祖母、父母就把墙上的毛主席像指认给我,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便对这个下巴长黑痣的人有了深刻的印象。后来我知道了他叫毛泽东,是人民的大救星。再后来,我读他的书听他的话,做他的好学生、红卫兵、好战士。
  上北京,见毛主席,成为我最渴望的梦想。
  1970年5月1日,梦想终于成真。
  军区通知,京郊部队抽少部分人参加天安门广场的“五一”晚会,我有幸被选中。“汽车啊,为什么行驶的这样慢;细雨啊,切莫把我的眼睛挡住了。让我饱看世界的延安,伟大的首都北京吧!”(1970年5月1日日记摘录)我当时的心情真是这样的。
  晚9时,毛泽东在《东方红》的乐曲声中,登上了天安门城楼。顿时,“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欢呼声响彻云霄,几十万人,同一个节奏。我们从划定的广场方砖上站了起来,呼喊着,跳跃着,眼睛在城楼上扫描,寻找天下最伟大的人。城楼上一束光追随着一个身影,太远了,朦胧、恍惚,但在强烈的心理想暗示下,那个模糊不清的影子却异常清晰、高大。
  我见到了毛主席!
  我在这一天的日记里对毛主席说:“敬爱的领袖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我们有多少贴心的话儿要对您讲,我们有多少热情的歌儿要对您唱。五洲的群山向您纵情欢呼,四海的波涛向您放身声歌唱。革命战士心潮逐浪高,热血沸腾喜泪盈眶。最衷心祝福您老人家万寿无疆!万寿无疆!”
  同年国庆节,缘于一项特殊的任务,我和我们班的战友在天安门广场与毛主席一起度过了国庆之夜。
  他仍然是在《东方红》的乐曲声中出现的,仍然是远远的。趁焰火燃起,礼花明灭,炮声轰响,人群沸腾之机,我和战友们在山呼海啸般的“毛主席万岁”声中冲向天安门,希望近些,再近些。然而,跑了不多远,就被警戒线挡住了,还是远远的,还是光晕下模糊的身影。
  多少年来,我一直认为自己见到过毛主席。并为此而自豪。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那个曾经清晰的形象渐渐地又变为模糊不清的影子。
  直到多年之后,走进庄严肃穆的纪念堂,我才从玻璃罩里真切地看到了多少年来魂牵梦萦、曾经千百次在画面上见到过的、神一般的真面孔。
  那时,我忘记了曾多次品读过的“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还跪着,站起来吧!”这句名言,还是被他所震撼了。
  虽然他躺着,我站着。
  我,我们当年的那种激情抑或说狂热,已经渐渐淡去,代之的是随着历史演进的理性思考。但,无论怎样,毛泽东——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巨人和那一代人波澜壮阔的革命事业,是永远不会被忘记的。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