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 作者: 时间:2013-12-22 次数:167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1893年12月26日,中国湖南韶山乡下的一座村庄里传来了一声婴儿的啼哭。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几千年的最低谷,并仍持续向更低点滑落。有识之士在寻找苦难中国的出路,老百姓们则盼望着一位旷世的英雄赶紧终结这令人窒息和绝望的衰世。44年后,面对外国侵略者的入侵,已经人到中年的他率领着他的战友们抗击日寇的侵略。56年后,他与他的战友们在中华大地上建立了一个中国五千年历史中前所未有的国度。63年后……73年后……83年后……直到120周年的今日,他依然在影响着中国,影响着世界……
  
  
  
  毛泽东的故事
  毛泽东的百姓情结:农民不该吃窝窝头么
  行成思
  毛泽东是农民的儿子,所以对农民生活十分了解。1927年1月4日-2月5日,他历时32天,考察了湖南的五个县,写出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井冈山时期和进京后,一直到他的离世,他无时不牵挂着农民百姓,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常常显露出他和农民百姓的不解之缘。
  毛泽东在生活方面的简朴是出了名的,也是他一生中一直保持的一个特点。1939年冬天,江青把他惟一的一条棉裤洗了,没有办法,他就围着破棉被在窑洞里批阅文件,萧劲光看到后,立即让警卫员送来一床棉被和一套棉衣,毛泽东见到后,严肃地说:“我现在如果搞特殊,人家群众就会不相信你,他们就会说你不是真正革命者,是蒋介石,是皇帝。”警卫员只好把棉被和棉衣又抱了回去。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由西柏坡开始往北京迁移,途中他看到农田里干活的农民,非常沉重地叹了口气对身边的同志说:“你注意到了吗?在田里干活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小孩,很少看到青壮年。好多田地荒废了。为了战争,老百姓吃了多少苦啊!我们一定不能忘,没有人民的巨大牺牲,我们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胜利啊!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国家建设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安居乐业。”
  车队到保定城后,不少人围上来看。警卫人员考虑到当时的安全情况还不好,让司机开快车,毛泽东立刻制止说:“行人多,车开快了会撞人的。老百姓看看有啥不好?过去日本人、国民党的汽车,老百姓不但不看,可能还要躲的远远的。”
  1957年12月,毛泽东的卫士从老家带回了几个用黑面和糠皮做的窝窝头给他吃,毛泽东掰开一块放到嘴里,刚一下咽,泪水就不停地滴落下来。他还对身边的人员说:“吃,你们都吃一吃。吃啊,这是农民的口粮,是种粮人吃的口粮……”这天,毛泽东没有吃午饭和晚饭,他带着深深的思考和困惑的表情说:“我们是社会主义么,我们农民不该吃窝窝头么!不应该么……要想个办法,必须想个办法。”
  1958年,毛泽东去天津参观水稻,随行的一位领导和干部说,一亩地产10万斤。毛泽东摇着头说:“吹牛!你没种过地,你就会放大炮。我种过地,10万斤不可能么,堆也堆不起来,你骗不了我。”
  1960年12月26是毛泽东67岁生日,这天他起床后,他不吃不喝,只是一个劲地抽烟。一会儿,他对值班卫士说:“去把子龙、银桥、高智、敬先、林克和东兴同志叫来,今天在我这里吃饭。”人们都知道毛泽东是从来不允许为他过生日的,人员到齐后,果然发现桌上没有酒,也没有肉,只是多了些油和盐。人们就座后,毛泽东心情沉重地说:“现在老百姓遭了灾,你们都去搞些调查研究。那里到底有些什么问题啊?把情况反映上来……人民公社、大办食堂,到底好不好?群众有什么意见?反映上来。”那天晚上,毛泽东流着泪对卫士封耀松说:“小封啊,我不放心呐。他们许多事情瞒着我,我出去到哪里,他们都能有准备。你们要下去,你们能看到真实情况,要告诉我真实情况。”
  毛泽东还有很多著名的论述是关于百姓的,比如:“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等,从中可以发现一代伟人与百姓的情结。
  
  毛泽东为何总是让人怀念
  萃岚
  您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种情形,一提起毛泽东的名字,许多人就有讲不完的故事,就有表达不尽的感慨,敬爱之情溢于言表,甚至热泪盈眶。毛泽东为啥让人热泪盈眶,总是让人怀念?那是被毛泽东的伟大人格感动的。
    毛泽东为何总是让人怀念?因为他“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毛泽东曾经深刻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爱人者人必恒而爱之”。人民热爱他,天经地义。
    毛泽东为何总是让人怀念?因为他“改天换地,功德盖世”。邓小平同志曾经深情地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经历过无数次悲惨的失败。难道不是毛泽东思想才使约占全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并在1949年获得全国解放,在1956年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吗?这一系列伟大的胜利不但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的形势。”“我们能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中着手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不能不铭记毛泽东同志的功绩。”  
    毛泽东为何总是让人怀念?因为他“告别官国,拒绝特权”。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官国决裂的人。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他送子参军,当别人劝阻时,他却说:“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去?”后毛岸英为国捐躯;女儿上学,他不准用公车接送;收到礼品,他吩咐一律交公;亲友托他找工作,他一概拒绝。他严格要求身边工作人员:“我们感情很深,可是,如果你们腐化了,就不要怪我翻脸不认你们。”“其身正,不令而行。”他的一言一行都感化和鼓舞着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党的事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毛泽东为何总是让人怀念?因为他“自奉俭薄,上善若水”。毛泽东身为党和人民的领袖,却过着和普通老百姓生活水平大体相当的日子。他自奉俭薄,对补丁衣服爱不释手。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他和老百姓同甘共苦,带头降工资。毛泽东的工资原来是610元,全国进入困难时期后,他第一个把自己的工资降为404.80元。同时,他宣布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定量,7个月没吃一口肉,跟老百姓一样饥肠辘辘,腿脚常常浮肿。结果,他硬是勒紧裤带,带领全国人民搞出了原子弹,为新中国撑起了“核保护伞”。  
    毛泽东为何总是让人怀念?因为他“闻过则喜,知错就改”。毛泽东是人,不是神,他的判断有时候也会出现偏差和失误。但最可贵的是他从善如流,闻过则喜,知错就改。在延安时期,他经常为听不到反面意见感到着急,自己就站在自己的对立面批驳自己的观点。在1942年陕甘宁边区老百姓中有人讲毛泽东的怪话,保卫部门要追查,他坚决反对,却说:“想想我们做了什么错事,引起反感。”后来检查发现是人民负担太重,于是决定把公粮减为十六万大担,同时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受到了人民的拥护。
    毛泽东为何总是让人怀念?因为他“笃志嗜学,远见卓识”。毛泽东才能超群、智慧过人、远见卓识。然而,这和他酷爱读书有关。毛泽东的一大历史性创造就是建设学习型政党,而他自己则是学习的典范。他一生笃志嗜学,垂老不倦,直到生命最后一息。他学以致用,联系实际,深刻领会,举一反三,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实事求是”这句普通的成语,毛泽东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它作了新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他用这句成语教育干部,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行动的向导,成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毛泽东的伟大风范甚至让他的政敌都心悦诚服、五体投地。他的伟大思想大大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有哲人说,有一种精神,穿越历史的云烟,日久弥新;有一种怀念,历经时代的风雨,更臻醇厚。毛泽东思想就是这种日久弥新的精神;毛泽东就是让人永远怀念、更臻醇厚的伟人。毛泽东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心中!
  
  致敬!伟大的诗人领袖毛泽东!
  小霞
  毛泽东,他不仅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更是一位真正的诗人。
  据说在毛泽东的中南海故居,遍地是书,饭桌、茶几、办公桌、床上,到处堆满了书。不管再忙,他也会抽时间看书。并且认真地读,反复地读,从词汇到章节一一细细领会,并做批注勾画和摘录。
  毛泽东读过的书不计其数,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军事等社会科学以至一些自然科学书籍无所不读。在毛主席阅读过的书籍中,历史方面的书籍是比较多的。中外各种历史书籍,特别是中国历代史书,毛主席都非常爱读,从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历朝纪事本末,直到各种野史、稗史、杂史等他都广泛涉猎。他历来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他在他的著作、讲话、报告以及谈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他一生写过大量的著作,不仅指导中国革命,也指导着世界人民追求自由,已被翻译成各国文字在世界流传。
  曾有人说过:毛泽东的诗词,明志慷慨激昂,写情生死缠绵。他的诗词大气磅礴,意境开阔,仿佛他永远都是站在世界的最高峰俯视众生。他看到原驰蜡象,山舞银蛇,他看到了大河上下,看到了江山如此多娇……他的诗词又是那么振奋,斗志昂扬,读来胸中便有万千波涛汹涌。他的胸怀与抱负,尽在诗文中显现,他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他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他说万水千山只等闲,三军过后尽开颜。他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他不到长城非好汉,他战地黄花分外香的感叹,他待到山花烂漫时的希望与信心……每一句每一字都恰到好处,他独创的书法大气洒脱、飘逸不羁,自成一系,被后人争相学习模仿。从他的书法与诗作中,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栩栩如生的毛泽东向我们走来,带着微笑,风尘仆仆。
  201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日,让我们在这里通过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组组豪迈而意气风发的诗词书法作品,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再一次向这位伟大的诗人领袖致敬!让我们在这里再一次感受一代伟人指点江山的豪迈气概,再一次领略伟大领袖作为普通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毛泽东诗书
  卜算子·咏梅
  (1961年12月)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义而用之。
  
  七律·长征
  (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蝶恋花·答李淑一
  (1957年5月11日)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