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我国改革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其中,民生领域改革是重点,比如医疗体制改革、养老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等。全会奠定了中国将继续改革发展的基调,同时彰显了中央更加重视民生,各方更加关注民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声音。
为贯彻三中全会精神,本报走窗口栏目组,将分赴各窗口单位,深入基层一线,系列采写部分走窗口、话改革、访民生稿件,旨在进一步服务读者、方便群众,以实际行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第一站,新农合,走起!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到2010年逐步实现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
在我县,自新农合启动以来,参合率稳步提高,2013年应参合255573人,实参合252472人,参合率为99.31%,较去年增长0.02个百分点。筹资水平连年递增,人均筹资水平2013年各级财政对参合人员补助标准为:中央156元、省级62元、市级31元、县级33元,计282元,加上个人缴费60元,合计342元。本年基金8638.14万元已全部到位。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13年报销封顶线提高到15万元,达到人均纯收入的10倍以上。截至今年10月底,我县门诊统筹补偿139439人次,补偿金额548.16万元;家庭账户补偿16131人次,补偿金额70.34万元;住院补偿12575人次,补偿金额5433.18万元;住院分娩补偿1498人,补偿金额63.40万元;慢性病补偿193人次,补偿金额163.70万元。截止10月份,我县新农合共受益169836人次,补偿金额6278.78万元。
亮点一:农民看病一卡通全省率先
新农合患者看病,每次都得拿着《合作医疗证》、新农合就医卡、身份证或户口薄原件……报销时特别麻烦。此等繁琐,如何可解?
我县的新农合就医“一卡通”来了!
日前,我县的新农合“一卡通”制作发放工作即将全部完成,届时,全县25万多参合农民将一户一卡,在定点医疗机构刷卡即可就医,刷卡就能即时报销。截至目前,全县85000多户农村居民,已有74390户领到了新农合“一卡通”,部分参合居民已用该卡享受到了住院补偿。
新农合就医“一卡通”,是以新农合业务数据为主体,结合与新农合相关的社会、经济政策以及卫生部门掌握的公共卫生信息,对各类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以新农合数据整合与管理为基础,信息数据展现与分析为核心应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参合农民持卡就医,现场刷卡,即时结报,现场直补,实现了农村居民医疗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
这张小小卡片的诞生,其孕育分娩的过程却历经艰辛。
随着我县农村居民参合人数的增多、覆盖面的扩大,传统的依靠人工与纸质档案管理的新农合管理中心,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参合农民及时就医报销的需求。为方便群众就医,控制基金漏洞,2012年,我县在全省率先开发集合作医疗、银行业务双重功能的新农合一卡通。首先,县卫生局合医中心发起意向,经与中行清徐支行多次洽谈,探索能制作一张集合作医疗、银行业务双重功能的新农合一卡通。几经研究协商,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县合医中心与中行清徐支行做了大量工作。期间,中行清徐支行多次请示省、市行领导,希望能引进资金进行该项目的建设。几经周折,经中行山西省分行批准后,由软件公司开始对银行、合作医疗信息进行对接绑定,实现信息的集中管理,以满足参合群众便捷就医即时报销的需求。从开始制卡到发到农民手中,合医中心、中行清徐支行、软件公司做了大量的工作,据悉,其成本材料、人工费用等流程经费达200多万元。政府职能部门的忙碌,终于换来了参合群众的便捷。总之,持卡患者一刷卡,报销多少、封顶多少,网上系统里面自动提示,一目了然。我们以门诊统筹一患者为例,假设其医药费总计100元,可报销部分60元,患者现场出个人所付部分40元即可,其余事项由医疗机构与合医中心结算。我县新农合管理系统采取一卡通形式,借助互联网通讯和中心数据库强大网络功能,改变了以往管理机构繁重的手工活,减少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实现用户数据安全性、完整性和时实性,确保用户使用简便、快捷、准确。有了一卡通,就医群众、合医中心、银行全都得到一次大解放。农民排队领钱的时间省出来了,合医中心轻松了,银行也不再拥挤了。
这张小小的卡片,将成为我县参合农民看病住院的得力助手。有了它,参合农民可以直接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站)进行门诊统筹补偿;有了它,参合农民在本县及省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可以持卡直接在网络系统办理入院出院手续;有了它,参合农民报销医药
费再不用到银行排队领取而是直接进入账户。新农合“一卡通”,有效缓解了我县参合居民就医报销各环节中手续繁琐的大麻烦。我县新农合一卡通在全省首家开发,为我省该项工作的有序开展率开先河,日前,受到晋中市、古交市兄弟单位的观摩学习。
三中全会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契约服务关系”是亮点。“一卡通”不仅方便了农村居民就医报销,更为今后推进“契约服务关系”埋下了一大伏笔。
亮点二:大病缺口保险补全市首家
“有啥都别有病”!特别是农民朋友,若不幸遭遇重大疾病,高额的医药费用,更会让普通家庭难以承受。这时,新农合之外一份小小的商业医疗保险,会让健康多一份有力保障。
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关注民生摆在首位。2012年10月,针对新农合群众大病之时在合医报销与民政救助后还有很大缺口,为缓解因病致贫、大病返贫,我县率先推行新农合大病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出台了《清徐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充医疗保险协议》。我县将新农合参保群众“集体打包”,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清徐分公司签约入保。参合农民当年累计达到或超过新农合补偿范围5万元的,属于补充险的理赔范围,在新农合报销后,剩余部分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清徐支公司按比例赔付,最高给付限额为10万元,有效缓解农村重、特大疾病患者的看病压力。我县参合农民去年已进入此程序。2012年,县合医中心与财保公司按照《清徐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清徐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充医疗保险实施细则的通知》(清政发[2012]39号)的有关规定,我县商业保险受益305人,1100多人次,中财理赔498万元。
补充医疗保险如何计算?下面记者为大家算一笔账:假设一患者住院总费用以6万元为例,其可报销费用5万元,合医报销2万元,可报销部分5万-2万=3万元,补充医疗保险可以报销部分3万元×40%=1.2万元,如可报销部分超过10万元,其报销比例则可提高至70%。
在合医报销的基础上,为新农合患者添加一份补充医疗保险,这一惠民工程,被群众称为是新农合患者的“双保险”。日前,该项工作经过去年一年的初步运行已全部理顺。今年,我县参合农民中的大病患者,符合条件者均可享受到这份理赔金。据悉,我县为参合农民加上一份补充医疗保险从而拥有“双保险”,目前在太原市尚属首家。
亮点三:农字一号“大管家”不厌其烦
记者在走访新农合窗口的几天时间里,感受最深的便是一个字:忙!两个字:繁忙!
的确,作为农业大县的清徐县,全县34万人,这合医中心就管着25万号人,而且是管着25万人有啥都别有的生病住院的麻烦事。管着25万多人的“一大家子”,这新农合窗口的工作人员,可不就是农字一号“大管家”。
咱先从县合医中心主任张振刚说起。采访老张,采访的过程断断续续,断断续续的过程中穿插着断断续续的人与事。这不,在张主任办公室刚刚站定便遭遇冷落。一位流着清涕的老大爷走进来:“老张,我上次出院的手续忘了复印,到民政部门申报还得要复印件……”老张马上起身,递上一块纸巾,带着老人去查档案、复印资料……这些小事让你办公室的人去做就行,还用得着你自己亲自去做?待张主任送走老人,记者疑惑地问。“我们这里看似都是些繁琐小事,但都是咱村里人的家庭大事。到这里来的,多是家有病人既缺钱又焦急的人,等不得!”正说话间,老张的手机又响了,一听,原来是每周一次的省行风热线要咨询几个问题,调频90.4,现场直播。记者的话题又被晾到一边,老张已经进入到答疑解惑状态,这位“大管家”,又开始不厌其烦地现场回答电台听众的提问去了。
老张出生农村,总能设身处地为村里人着想。在这里,他感觉再委屈的事都在意料之中。村里人脾气直,遇到家里有病人时常常会手忙脚乱丢掉需要报销的单据。好多次,前来办手续的人没有单据,还骂骂咧咧着以命令的口吻冲进老张办公室发火。老张总是耐心地解释,热心地帮助想办法解决困难。因为他理解村里人,村里人住院要操的心多着呢,什么出院证、报销单,一不小心就不知落到哪里这是常事。村里人报销医药费,需要的手续你得耐心一一告清楚,不然他们来县城一趟可是真不容易。老张告诉记者,合医中心之所以为参合农民发放“一卡通”,为的就是让群众报销医药费手续简单方便些,咱老百姓生活不容易!
走访中,记者在合医中心副主任徐瑞珍办公处看到,从早到晚,排队报销的一拨又一拨,有门诊统筹报销的、有慢性病、住院报销的……一张张单据的录入、整理、盖章、归档,繁琐忙碌,却有条不紊。好多人半年前交到中心的单据,需要到民政部门申报复印,到这里查找原始单据,这些“管家”们不厌其烦地将一摞摞档案搬出来帮其查找、不厌其烦地为其讲解报销相关事项,连上厕所都要一路小跑。赵永龙,合医中心副主任,整理档案、补贴照片、复印单据、统计当日数据,忙得不亦乐乎……新农合窗口,几个忙碌的农字一号“大管家”,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他们的工作繁忙琐碎,他们的工作任重道远,一卡通、双保险……新农合窗口,在全民安康的大道上,在惠民便民的里程中,孜孜以求,奋力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