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百家姓》书中姓的大姓源出简说
作者:关光远 时间:2013-11-10 次数:1746 语音阅读: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姓氏繁多,有四、五千姓说,还有11969姓说。尽管有上万计的姓数记载,但常见的姓不过三、四百个。在三百大姓与较大姓中,有273姓是广传的姓书《百家姓》书中有记载的姓,本文现将27个非《百家姓》书中姓之大姓的源出系属等情况简说如下:
1.覃,一支出自嬴姓,伯益之后,西周时建谭国,子爵,称谭子国,后被齐国灭国,子孙以国为氏,后又去言改姓覃。
2.芦,汉族原先没有芦姓,到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代北姓为汉姓时,有一支称莫芦氏改姓了芦。
3.曲,一支源出姬姓,是唐叔虞的后裔。
4.兰,一支出自姬姓。郑穆公母亲怀穆公之时,梦见天使送来兰草,于是穆公出生后取名为兰,也称公子兰。其一支庶出子孙以穆公之名兰为姓。第二支出自芈姓。是楚国君王之后,楚国所辖地域建立有兰邑(今天称为兰陵镇),受封兰邑的楚国公族大夫,其后裔以邑名为氏。
5.隋,隋氏源出姬姓,春秋时有随国,故地在今湖北随县南,也称隋,姬姓隋国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姓。
6.麦,以地为氏。春秋时,齐桓公至麦丘(故地在今山东沙河西北),麦丘老人八十三岁,祝桓公寿,公封之麦丘,其后因以为氏,其后人又去丘为麦姓。
7.畅,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源出姜姓。
8.丛,丛姓出自姒姓。大禹的父亲鲧,唐尧时期封于崇,谓崇伯,其后代有的以国为氏称有崇氏,崇国的后代分出了丛氏,以崇字音改为丛姓。
9.苟,源出三支:姬姓、妫姓和芈姓。
10.迟,一支出自姬姓。樊须,春秋时鲁季氏家臣,为孔子弟子,字子迟,其后以字为姓。
11.保,楚国公族之后有保氏,以官为氏。
12.栗,栗姓源出有两支:一支出自风姓,传说伏羲氏之后女娲氏即位,共封十三氏为诸侯,均为风姓(伏羲姓风),其中栗陆氏之后有栗氏。另一支出子姓。栗,商代古国(在今河南夏邑城关镇),灭国后子孙以国为姓。
13.练,出自东姓。一支是唐朝李勣部将练何,本姓东,从李勣伐高丽有功,以精练军戎赐练氏。
14.揭,出自史姓。汉武帝时,史定以南越揭阳令投降汉,被封为安道侯。后称揭阳定,原姓史氏,官拜揭阳令,以任职的地名为揭阳氏。其后改为揭。
15.官,官姓源出姬姓。刘子国,西周封姬姓畿内国,故地在今河南偃师县刘聚。世为周卿士,到春秋时周卿士刘定公,名夏,为官师,其后以官为氏称官师氏,后改官氏。
16.原,起源于姬姓。周文王第十六子封于原,故地在河南济源西北,号原伯,灭于晋,子孙以国为氏。晋国灭原后,封大夫先轸,号原轸,其后以邑为氏。又晋卿赵衰曾为晋原邑大夫,故亦称原季,其后也有原氏。
17.植,植姓起源姒姓,为春秋时越王之后。据家谱记载,植姓的先祖原姓相,加笔而成植姓。
18.邝,邝姓起源于古邝国。《路史》说:古邝国之后有邝氏。
19.楼,一支出自姒姓。周武王封夏少康裔孙东楼公于杞,故地在河南杞县。东楼公的支庶裔孙以楼为氏。又,春秋时晋卿赵衰之子赵婴食采于楼,称楼婴,其后也有楼姓。
20.苑,一支出自子姓。殷商君王武丁之子文封苑侯,其后以国为氏。苑,或作宛。一支出姜姓,春秋时齐大夫苑何忌之后。
21.南,南姓源出有四:第一支系自姒姓,夏禹之后有南氏。二支出自子姓,商王盘庚之子名南赤龙,其后以南为氏。第三支出自姬姓,卫献公之子公南楚之后有南姓;卫灵公之子公子郢,字子南,其后以字为氏;还有鲁国公族有南氏。第四支出自芈姓,楚庄王之子追舒,字子南,其后改为南氏。
22.银,源出不详,有广西地区银姓人记录说出自完颜姓。是金朝宗室后裔,金世宗之子完颜永蹈,本名银木可,封为郑王,其子孙以祖原名字的第一字为姓。
23.冼,《姓氏考略》说:冼姓或出自洗姓。洗姓起源也比较晚,约在三国吴时期,南方的土著高凉蛮的酋长姓洗,也写作“冼”。
24.木,一支出姬姓。春秋时卫国人端木赐,字子贡,其后改复姓端木为木姓。第二支出子姓,宋国大夫孔金父,字子木,其后以字为氏。
25.衣,汉族衣姓出自子姓。
26.占,起源妫姓田氏。
27.门,按照《周礼》规制,凡是公卿大夫之嫡子,即正室所出,出入王公府邸时,可从端门(即正门)进出,故称门子,门子的后裔中有的以门为氏。
以上27姓,是我国三百个大姓中所录《百家姓》书中508姓以外之姓。其中有的虽非常用之姓,但现有人口还不少,故被列入三百大姓之内。因这27姓不在《百家姓》书中姓之列,源出系属资料流传甚少,故以上文传述便有关人士知议。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