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平,地处山西北中部,东临五台,西靠宁武,南与忻州、定襄毗邻,北和代县、朔州接壤。全市总面积2571平方公里,人口48万人,辖7镇11个乡3个办事处,520个自然村。”这是百度百科关于原平的介绍。
原平很干净
对于原平,记者从未去过,了解不多,所知道的也仅仅是地图上的一个县级市而已。其实,原平离清徐不是很远,上了高速往北走,也就两个小时左右的车程,一百六七十公里。从原平出口下了高速,便驶入宽阔的平安东大街,双向六车道的市政路,让记者眼前一亮。很快便拐入京原北路、前进西街,到了会议报到的地方。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坐在车上匆匆一瞥,原平给记者留下了令人难忘的第一印象,套用一句网络中流行的话来说,那就是,这座晋北小城让“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且不说那一条条整洁如洗的主干道以及道路两旁的错落有致的景观,也不说独具匠心的街景小花园和质朴宽阔的大型广场,也不说那些感觉上似乎只存在于大城市的快捷酒店,也不说那井然有序的交通,单单是那份随处可见的干净就让记者惊诧不已。深秋时节的原平,草坪已经开始转黄,变得稀疏起来,裸露出泥土,然而,奇怪的是里面像烟头、纸屑、果核、垃圾杂物一类的东西记者找了半天却一无所获。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原平就是一个实例。
1993年,原平撤县设市。作为忻州市辖区内唯一的县级市,近年来,原平市委、市政府以战略的眼光、长远的眼光打破瓶颈、冲出重围,全市围绕打造全国卫生城市总体目标,确立大市域发展理念,重点实施“一核、两心两轴”建设,城市不断扩容升级,框架不断拉大。“一核、两心”是指以市区为核心,轩岗镇和崞阳镇为次中心,“两轴”就是以108国道为依托的南北向发展轴,以大运公路和原阜线为依托的东西向发展轴,一纵一横,形成“十字轴线”。
目前,处于市区边沿的平安大街已经成为中心街道;城市边缘的柳巷、小原平等村庄已成为城中村并纳入改造之中;东环城路定位于高速路西侧,将向北延伸到文殊庄村北、武彦村,向东到达天牙山下、滹沱河畔。
同时,以市区为中心辐射延伸,各乡镇加强各具特色建设,形成集镇网络体系,有效发挥中心城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已经形成的四横六纵道路通过对主城五路的开通,京原路、永康路的延伸拓展,文化路、永兴路的延伸开通以及市区环城公路的建设,西山循环公路和东山循环公路的修建和开通,整个街路相错、四通八达的道路循环体系就会形成。
框架拉开了,接力的就是丰富内容和丰满血肉。原平市委、市政府以建设全国卫生城市为目标,按照“园林环抱、宜游宜居、舒适优美”的建设理念,坚持大园林与小广场相配合,街道路景和园林风景相结合,城南卧牛河公园和城北沙河景区南北两翼遥遥相对,卧牛河公园一期已初具规模,沙河改造正在进行。滹沱河滨河公园成为三角上的靓点。形成一览河山、两桥飞架、三水相连、四路贯通、十八景点星罗棋布的总体格局。“十二五”期间,通过对卧牛河、沙河的植树铺草,注入活水,铺设漫道,建设亭台,原平将建成滹沱河水、卧牛河水、沙河水“三水环抱”的宜居园林城市。
原平很牛
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在这方面原平市也很牛。在9月份进行的忻州市项目观摩分析评比中,原平市荣获一等奖。
原平项目建设的主阵地在原平循环工业园区,它是是省级工业新型化产业示范基地、省级工业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2012年9月,省级开发区考察组考察园区后,给出四个之“最”的评价:全省规模最大、规划最好、建设速度最快、最有希望。最近,省委书记袁纯清亲临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视察,看到园区又有新的变化,高兴地说:原平循环经济园区经过又一年的发展,有了新的产业,发展势头不错。园区要利用各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园区做得更大,到500亿就是又一个概念了。只要有平台,就会有产业来投资。
2010年8月,原平与忻州神达集团千万吨洗煤项目签约成功,并宣布园区正式启动,在同年12月开工建设的神达集团原平千万吨洗煤厂,标志着原平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园区化实现了新的突破,迈开了新的步伐。
随着神达集团的入驻,具有创业意识的大集团、大公司抢占先机,先后又有焦化、化工、煤机制造等企业进驻,并于2011年4月份相继开工建设。一年多时间,先后进入园区的达23家,3家企业部分车间实现投产。
最近,又从园区传来喜讯,截至目前,园区入驻项目27个,总投资213.99亿元,其中26个开工建设,除去年前3家企业投产外,今年又有5家企业部分车间竣工投产。目前,晋北铝业一期二期300万吨氧化铝生产正常,三期工程建设的60万吨电解铝、60万吨铝材即将铺开,整体运营后,年产值将达到400亿元,上缴税金35亿元水平。轩岗2×66万千瓦发电机组,一期两台机组已投产,二期正在积极推进,它的投产将变输煤为输电,增大了动力引擎,扩张了产业内容,还斩断了污染的根源。更值得原平人民欣喜的是,引进的华能段家堡、长梁沟风电项目正在实施和启动,国电轩岗风电项目正在准备前期工作。
据了解,原平全市已启动实施项目224个,总投资1084亿元,已完成投资235亿元。全年储备项目523个,总投资3000亿元,资金来了,高新技术来了,先进理念也来了。
原平的同行自豪地介绍说,今年后半年至明年,还有5个总投资达308亿元的重量级项目入驻园区。园区将在近期远至明年建成总投资500亿元以上,产值和利税占到全市三分之一以上,吸纳万余人就业的新型工业园区,形成原平北部新型二三产业集聚区和城镇区,实现工业新型化和市域城镇化的双提升。
原平很红火
记者所住酒店的对面是一个大型文体广场,这里正在建设一座巨大的地下购物中心,向附近的人了解了一下,一间七十平米的铺面一年的租金高达20万元,令人乍舌。由此可见原平商贸火爆之一斑。
原平境内京原铁路、北同蒲铁路等国道、省道、大运高速公路贯穿全市,特别是随着高客专线和全省高速公路网的建设,原平将融入大太原经济圈,其区位优势更加显现。
近年来,原平不断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前来投资,提升和拓展了原平的商贸需求。太平街果蔬批发市场是原平建设菜蓝子工程的集中体现,市场占地近44亩,每天早晨有上千人前来交易,它的吸纳和辐射能力十分突出,每天有近160家批发商批发,而小商小贩将新鲜蔬菜送到全市四面八方的各个村落,送到忻州、宁武、代县、五台等各个地方。
市场是商贸经济的窗口,原平市为了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加大各类市场的建设力度,形成了城乡商贸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该市重点抓了五大项目建设:总投资13亿元的西镇农副产品加工贸易园区、总投资0.7亿元的1.2万立方米油库及成品油批发市场、总投资1.2亿元的大营温泉汽车大观景园续建项目、总投资2125万元的金三角批发市场、总投资1亿元的班村建材市场。
原平人很精神
清晨和傍晚,酒店对面的广场上,满是锻炼的人,跳广场舞的、打太极拳的、打羽毛球的、散步的,各占一隅,结束后,人群很快散去,广场上干干净净,早晚都是这样,令记者唏嘘不已,这样的生活状态、精神状态是怎样形成的?记者试图从文化和民生的角度来寻求答案。
原平有2000余年的建成史,文化底蕴深厚。原平民间艺术丰富而美丽。云胜大锣鼓、原平凤秧歌成功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炕围画成功申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原平打造文化大市的靓丽名片。子干的挠阁、西镇的杠箱、新原的二鬼跌跤、同川的红火、王家庄的跑驴都非常有名,八音会更是遍布全市的十八个乡镇。另外,剪纸、面塑、刺绣等炕头文化各具特色,农民书法、绘画、美术等也远近有名。
文化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原平致力于打造文化大市,去年,全市文化事业投入达4853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3.46%,建起18个乡镇文化站、520个村级文体活动场所、520个农家书屋。解村乡北三泉村的村民赵宏斌,创作的剪纸作品已经销往国外。新原乡桃园村的魏明有,吹得一手好唢呐,一吹吹遍了大半个中国。农民书画家李新所、亢银中靠自己的书法作品打出山西。农民散曲家、农民诗社社长王文奎的诗作也是新华书店的畅销书。原平已经被国家诗歌协会命名为诗歌之乡。
目前,范亭文体广场的建设已接近尾声,占地面积约288亩。富有时代气息的“五馆一院”正呈现在人们眼前。天牙山风景区以历史人物介子推为元素,以挖掘忠孝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为目的,共建设有108项景观建筑和园艺小品,突出了芳草秀园、莲花奇山等五大板块。
到“十二五”末,原平市将实现文化馆、图书馆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在全市的18个乡镇全部建成高标准的文化站,建立400个农村文化大院,真正成为文化强市。
两天的原平之行,匆匆又匆匆,有观有感更多的是震撼。13日晚上看《原平新闻》,原平市委书记薛根生对着镜头讲:“2002年财政收入1.6亿元,2012年达到20亿元,十年提高10多倍。尤其是近年来,原平经济呈持续增长的态势,让全市人民看到了原平的未来更加美好,一个富裕文明、美丽和谐、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旅游城市正以更好、更快、更高的态势向全国百强迈进。”(本版部分资料、图片由原平市新闻办提供,特表示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