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悦读*时间总第4277期 >2025-05-28编印

撞了南墙不回头
——李小娟和她的《最后一个铜指帽》
刊发日期:2025-05-2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图片1
图片1

  张月英
   葡乡桃李催帆进,醋都书香润童心。
   值此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之际,作为家长的您,如果还在为给孩子挑选一件合适的礼物而犯愁,不妨把目光投向清徐作家李小娟的匠心之作《最后一个铜指帽》!日前,该书在淘宝官方旗舰店、抖音店铺、官方微信小店均已上架,《山西农民报》以《好书推荐》的方式整版推出。
   长篇儿童小说《最后一个铜指帽》,2025年3月由希望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不仅童趣满满,更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巧妙打开传统文化的宝藏之门——将熠熠生辉的工匠精神、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图景,与底蕴深厚的非遗文化,编织成一个充满魅力的文学世界。更为有趣的是,书中主人公小晋、醋娃的名字暗藏玄机,一个暗含“山西”,一个呼应“醋都”,韵味十足,带着清徐老陈醋般醇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让孩子们翻开书页就像扎进传统文化的奇妙海洋!
   读完这本书,我久久回不过神来。这部作品虽面向儿童创作,却以超越孩童视角的深邃笔触,勾勒出令人心潮澎湃的思想图景,着实难能可贵。
   “巷子很深,一直通向黄昏”,故事以这般简洁而隽永的笔触开篇,恰似一滴墨汁坠入清水,在隐喻与意象的交融晕染间,缓缓勾勒出一幅朦胧悠远、耐人寻味的画面。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书中这条巷子究竟有多深?深到足以沉淀无数个黄昏,深到让人忍不住跟随主人公的脚步,在字里行间探寻岁月的奥秘与生命的真谛。每一步探寻,都似在与时光对话,与匠心共鸣。恍惚间,耳畔响起那首经典歌曲《与我同行》的悠扬旋律:“我们从夜走到晨,我们从冬走到春……”此刻才惊觉,书中主人公的人生轨迹,恰似循着这样的时光脉络——从清晨的蹦跳欢闹,走向黄昏的沉稳静谧;从青涩孩童成长为耄耋老者,在岁月的长河里,始终坚守着超凡的醋艺匠心。
   故事以12岁的小晋为主角,在小学毕业的暑假,他原本计划与爷爷一同回到故乡清徐县西堡村,完成学校“最佳非遗传承家庭”的实践任务。然而,爷爷突发脑出血,小晋不得不独自踏上旅程。这一趟,他不仅要完成作业,更肩负着爷爷交付的特殊使命——醋妞的爷爷与小晋爷爷曾是五十多年前的同门师兄弟,二人之间有着一个三年之约……带着刻有“王”字的铜指帽,奔赴让爷爷魂牵梦绕的醋都。
   铜指帽,这个醋匠人酿醋翻醅时保护手指的小护具,成为贯穿故事的关键线索。接下来的剧情如动画片一样精彩!小晋像接到神秘任务的小勇士,他跟着醋妞爷爷学酿醋,什么淋醋、翻醅、制曲、发酵、熏醋、陈酿,这些工艺名字听着就像神秘的魔法口诀。小晋一边学,还一边思考“谁才是真正的醋王”,感觉他的小脑袋瓜里每天都在开“学术研讨会”!
   故事中,小晋不仅是探索醋艺的好奇少年,更是工匠精神与非遗传承的见证者、接班人。他亲眼目睹传统派酿醋匠人醋妞爷爷,将每一道酿醋工序都视作神圣的艺术,用一生坚守着老手艺;也见证了现代醋企如何以科技为翼,将古老醋艺从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两位“老西儿”爷爷对醋艺匠心的暗自较量,更是生动诠释了匠人对品质的极致追求。
   而小晋钻研“醋艺经”的成长历程,恰似一面镜子,映照出乡村产业振兴的鲜活图景。小醋坊里代代相传的温情技艺,与现代化大醋厂的规模化创新发展相辅相成,共同勾勒出清徐醋产业传承与创新并行的繁荣画卷。
   该书作者李小娟出身酿醋世家,如今身为小学语文教师,这样的双重身份仿佛注定她成为讲述醋艺故事的天选创作者。作为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她已在《山西文学》《火花》《鹿鸣》《都市》等知名期刊上发表十余万字作品,创作灵感源源不断地涌自醋都清徐这片热土,让书中的每一个文字都浸润着醇厚的醋香与浓郁的乡情。
   说起来,我这个老编辑一开始还真小瞧了这本书!看到目录里“淋醋”“翻醅”这些词,我偷偷吐槽:“这不会是给小朋友的‘催眠科普书’吧?”结果一翻开,我便不由自主掉进“老陈醋漩涡”出不来了!
   小晋爷爷因小晋父母工作忙,去北京带娃,陪伴小晋12年,却促成小晋和醋结下一段特殊的缘分。特别是小晋和10岁醋妞的相遇,一个是“醋坊小百科”,一个是“好奇倔宝宝”,两人凑一起简直是“最萌探醋组合”!
   这本书最令人惊喜的,是字里行间浓郁鲜活的清徐烟火气。那些藏在书页里的文化印记,像一幅幅生动的民俗画卷徐徐展开:既有《三国演义》的历史底蕴,又有吃饭饭花、露水枣儿这样带着泥土芬芳的生活情趣;晋剧票儿班的婉转唱腔、彩门楼的绚丽多彩,都为故事增添了醇厚的地方韵味。
   书中跃然纸上的金句更是点睛之笔。“醋王就是一辈子没有意外”,道尽匠人对极致的执着;“技艺精湛的匠人最瞧不起投机取巧”,彰显手艺人的铮铮风骨;“再难的事,全力以赴做着做着就成了习惯”,传递出直面挑战的无畏勇气。这些话语如一串串晶莹闪亮的珍珠,被巧妙镶嵌在故事经纬间,不仅让孩子们从中汲取成长养分,也深深触动了我这位奶奶级读者——仿佛跨越时空,与书中匠人展开了一场关于匠心与坚守的对话。
   再说说该书作者李小娟,简直就是现实版“超级战斗员”。在文学道路上披荆斩棘的同时,她既要应对工作KPI,还要接招女儿的“十万个为什么”。记得去年《清徐报导》复刊30周年座谈会,作为编辑的我打电话邀请她时,电话那头嘈杂得像沸腾的菜市场。原来她近日正“变身”校园保安,准备去女儿学校站岗!我心想,这么忙肯定得婉拒了吧?没想到她立刻来了精神,扯着嗓子喊:“必须到!这可是咱清徐文字工作者的‘春晚’!”
   座谈会当天,她风风火火踩着“风火轮”赶到现场。发言时已经快到去女儿学校家长站岗的时间,急得脸颊通红,却仍像架火力全开的机关枪,把对报纸的热爱一股脑“突突”倾泻而出。话音刚落,她跨上自行车便风驰电掣般冲出去,那速度简直能破吉尼斯纪录!等站完岗,她又像阵小旋风似的折返现场,继续热情捧场,那股子劲头让人忍俊不禁。
   2025年4月20日,李小娟的儿童小说《最后一个铜指帽》发布会在紫林醋业盛大举行。说来也巧,那段时间我家乱成了“修罗场”——老爹突然打电话说身体不舒服,我火急火燎开车送药。面对顽固地想要我留下来陪一陪的老爹,我心里那叫一个焦虑,正上演“大型emo现场”。好在关键时刻,我弟拍着胸脯站了出来:“姐你放心去追星,家里有我!”
   去发布会的路上,我还在疯狂吐槽:儿童小说?我这老阿姨能看得下去?结果一到现场,几百本书堆成的巨型醋坛子,创意直接拉满!听李小娟讲创作故事时,她眼里冒的光比紫林醋业的霓虹灯还亮堂,说什么“铜指帽是匠人精神的象征”。我脑补她熬夜写稿的样子,就像个和文字“死磕”的苦行僧,为了把故事写活,不知掉了多少头发,说不定发际线都快退到后脑勺了!
   静心翻看这本书,小晋学酿醋的故事像磁石一样,把我吸得紧紧的。书里对淋醋、翻醅这些工艺的描写,仿佛隔着书页都能闻到那股浓郁的醋香,都能感受到醋坊里的热气腾腾。看着书中那些死磕传统技艺的匠人,我突然恍然大悟:这不就是现实版的李小娟嘛!她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不管生活给她多少暴击,外界有多少质疑,她都像书里的匠人守护铜指帽一样,死死守着自己的文学梦想。哪怕撞了南墙,她也要把这堵墙撞开一扇窗,然后大喊一声:“看!我做到了!”
   今年这个六一,不妨将《最后一个铜指帽》送给孩子,让他们跟随小晋的脚步,走进清徐醋坊,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体会坚持与传承的力量。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故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铜指帽”,带着勇气和热情,书写独一无二的成长故事,成为自己生活中的“超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