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文化*生活总第4274期 >2025-05-21编印

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
刊发日期:2025-05-2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图片1
图片1

  韩玉林
   2018年10月24日,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参观港珠澳大桥,一直是我最大的心愿。2024年3月17日,我们一行参观完香港的景点后,根据旅行社的安排,导游把大家送到香港口岸人工岛上,办理离港手续。下午4点,我们乘坐香港机场——珠海的大巴车,边参观大桥,边前往珠海市。在车上,我亲眼见证了大桥的恢宏壮阔,亲眼见证了建造者的智慧才华,亲身感受到了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
   伶仃洋上,海天一色,烟波浩渺,港珠澳大桥如同一条巨龙飞腾在碧波之上,以气贯长虹的“中国跨度”,展现当代中国的雄健风采。据导游介绍,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总长55公里,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自通车后,香港至珠海由过去的水路1小时、陆路3小时以上,缩短至现在的30分钟。首次实现珠海、澳门与香港的陆路对接,形成“1小时交通圈”!
   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12月动工建设;2016年6月,主体桥梁成功合拢;2017年7月,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2018年2月,大桥主体完成验收,于同年9月起,进行粤港澳三地联合试运。大桥的起点是香港大屿山,经大澳(香港一渔村),跨越珠江口,最后分成Y字形,一端连接珠海,一端连接澳门。整座大桥是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每小时100公里。工程项目总投资额1269亿元。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连起世界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在促进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是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
   我们乘车从香港大屿山口岸人工岛出发,巍峨壮观的大桥,宛如一条雄伟的巨龙,呈现在大家眼前。我的心怦怦直跳,真激动啊!双向六车道,平坦宽阔,舒适畅通,路灯林立,设施齐备,多么气派呀!车厢内,啧啧的赞叹声,不绝于耳。沿海岸一路前行12公里,我们来到大桥东人工岛上。大桥主体由6.7公里的海底隧道和长达29.6公里的桥梁组成。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隧道两端还专门建了东、西两个人工岛。外形像两艘巨型航母,颜值极高,成为世界上最美丽的人工岛!建筑师们用一个个巨型钢筒,插入到海底并固定在海床上,然后在中间填土形成人工岛。120个巨型钢筒串起,形成隧道两端的圆心岛,每个圆钢筒的直径22.5米,几乎和篮球场一样大!高度55米,相当于18层楼的高度!而重量达到550吨,相当于一架A380“空中客车”!
   港珠澳大桥建设中,难度最大的就是海底沉管隧道的建设。被外国人讥讽说,没有他们的参与,中国人不可能建成大桥。但国人完全自主建成的现实,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海底沉管的装配,总共33节,每节8万吨,1400个日日夜夜,堪称“深海8万吨级的接吻”,对接的允许误差只有2——3cm。在对接E15号沉管时,林鸣总工程师和他的团队遭遇了沉重的打击。因为海底40米以下的地方淤泥太多,他们不得不含着眼泪,整体撤回岸边。3个月后,再次对接依然无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又过了一个月,再次“出征”,终于安装成功!现场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大巴车载我们穿越6.7公里长的海底隧道,隧道内灯火通明,道路平坦。很快上升到距离海平面50米,有着“中国结”美誉的青州桥上。港珠澳大桥为3座大跨度钢结构斜拉桥,每座主桥均有独特的设计理念。其中,青州桥上端,有象征港珠澳三地紧密相连的“中国结”。建造时,将最初的直角、直线造型“曲线化”,使桥塔显得纤巧灵动,精致优雅。江海直达船航道桥塔冠造型,取自“白海豚”元素,与海豚保护区的海洋文化相结合。九州航道桥主塔造型取自“风帆”,寓意“扬帆远航”。塔桥整体造型优美,亲和力强,具有强烈的地标韵味。大巴车很快来到了桥塔的下方,我一边抬头往上望,一边听导游介绍,得知桥的高度有120米,接近40层楼那么高呢!粗壮的桥墩周围,还包着一圈红白相间技术先进的防撞箱,相当穿上一层厚厚的盔甲,即使大船撞上去也不怕。看到这里,我无法想象这座桥的建设者们,要花费多少心血,才把大桥建设起来呀!
   继续前行,导游告诉我们,左手边就是伶仃洋。当年南宋文学家、民族英雄文天祥,就是在1279年渡过伶仃洋后,写下著名的诗篇《过零丁洋》。诗中所写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丽誓言,气势磅礴,激励了后世众多为理想而奋斗的仁人志士。700多年后的今天,勤劳智慧的大桥建设者们,也是在这幅画卷上,留下了震撼人心的杰作——港珠澳大桥!眼前的伶仃洋,分外妖娆。丽日当空,波光粼粼,鸥鸟飞翔,游轮穿梭,巨龙腾飞,独领风骚。
   港珠澳大桥从设计到建设前后,历时14年。世界上大部分跨海大桥的使用寿命是100年,而这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是120年。使用的钢量足以建造60座埃菲尔铁塔,而且抗8级地震和16级台风,令世界刮目相看!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大桥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打破了多项世界纪录。是世界上里程最长,设计使用寿命最长,钢结构最大,施工难度最大,沉管隧道最长,技术含量最高,科学专利和投资金额最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大桥开通仪式上的深情寄语:“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大桥建成通车,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情真意切,鼓舞人心,在全国引发了强烈共鸣。
   大桥跨越伶仃洋,连接港珠澳三地,让港澳特别行政区与国家融合更紧密,还能有力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快速发展。我听后,一股自豪感在心中油然而生。向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师以及千千万万的建设者们致敬!
   最后,我引用一首诗,结束本文。
   腾空跃起一巨龙,
   三地从此无西东。
   根根桥柱琴音奏,
   伶仃洋里荡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