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1
袁龙民
小敔笑了说:“你总是带有乐观主义倾向,总是看事物好的一面,这可应了一句调侃的话:我们自豪,我们伟大,我们目空一切,因为将来也实现不了的事情,我们今天已经实现了。不过,不要口若悬河,离题万里,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
我也笑了说:“这有什么不清楚的?首先,人是环境的产物,又反过来能动地改造环境。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基础知识嘛,连这都搞不清还行?1+1=2,每个小学生都知道,如让陈景润来算,你说,多少年才能算出来?”
不知从那里来的急才,竟回答的如此巧妙而得体。
我得意地仰首望望星空,深深地吸一口清冷的空气,换一种语气说:“这里可说是山明水秀人物俊美,将来年龄大了,就到这里安家落户,过过世外桃源的生活。到那时,农业实现了机械化,劳动上班化,工资津贴化,住房宿舍化,吃饭食堂化,岂不是神仙的日子?我们的突击队员也该成老头子老婆子了,和他们坐在一起,共话当年,岂不美哉?”
小敔俯首看我半天才说:“你真是世界上最心好的人。难道你没想过?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现在引以为荣的东西,到那时还不一定是如何看的呢?让年轻人听到你们嘀咕这些事,送给你两句话,还不知你能不能接受呢?”“送给我什么话?”“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你呀,让我该怎么说你呢?”
小敔抬手拉住门环笑了说:“和你开开玩笑嘛。说来说去,我想起柏拉图讲的一个寓言。”
她停了一下说,“既然是寓言,就不能过分苛求细节。”
我无所谓地笑了笑。
小敔接着说:“让一群人从小就生活在很深的洞穴里,把他们面壁固定住,在他们后面筑半堵墙,墙后生很亮的火,墙边有一些人操纵活动木偶,但那群人根本不知道背后有什么。因为他们只能看到面前洞壁上活动的木偶影子,就会把壁上的影子当作真实的事物,即使操纵木偶的人说话,他们也只会认为是影子发出的。如果释放其中的一个,把他带到墙后火边,让他明白原来所看到的一切是如何形成的,或把他带到人间,体会真实的生活,他就会感到迷惘,感到痛苦,甚至渴望回到影子的生活中去。假如通过长时间的适应,他终于肯定了事物的真实性,然后让他回到他原来的伙伴们中去,把这一切解释给他的伙伴,那他的伙伴们会如何作想呢?”
小敔说完,带着一种神秘的微笑看着我。
我被这个寓言打动了,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对各种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感慨起来。是的,一个人的思想无论正确与否,一旦形成后,他就把自己的思想当作绝对正确的思想,会对一切不同的思想反感,甚至对一些不符合他思想观点的事实都难以接受,认为这些事实是错误的不可靠的。“旁观者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么,我们该相信什么呢?特别是各种思潮都处于对立和竞争之时,加上这些思潮本身都在激烈地剧变,内容和结构不断变化,不断重新组合,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来判断,那种思想是正确的呢?
我的思维一阵混乱,立刻引起我的警觉,就稳定一下,微笑说:“你想怀疑一切吗?”
小敔也笑了说:“好我的你呀,放松点吧,用不着紧张。玩笑是玩笑,我们的目标是绝不能改变的。唔,不早了,回去睡觉吧。”
接着,小敔的任命书下来了。因她不是党员,只能担任公社团委副书记,但不再派书记,由她主持团委工作。
小敔让我起草一个通知,内容是整顿各基层团组织,积极开展各项适合青年特点的活动,以新的面貌迎接共青团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送回公社打印好发到各大队企事业团支部。
过了几天,又拉上我陪她到各大队进行检查。
实际情况,很不乐观。
最突出的问题是部分团支部形同虚设,组织涣散,活动停止;团员思想混乱,不求上进,不发挥青年先锋模范作用;有的团支部领导不力,无规章制度,没有正常的组织生活;不少青年受社会不良倾向的影响,内心苦闷,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对前途悲观失望。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是革命的后备军和生力军,青年工作做不好,是各级党团组织的重大失职。
情况如此,小敔感到压力很大。
看着她无奈和求助的目光,我鼓励她说,局面如此,与公社团委长期无人具体抓有关;但整体来说,比桃花峪当初要好的多。总结桃花峪青年工作,经验很多,最主要的不外乎三条:一是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活动,充分调动青年的积极性;二是利用青年思想激进敢想敢干的特点,紧密配合中心,做一些看得见有成效的具体事情,以利得到党支部的重视和支持;三是在做出贡献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为青年多争取一些权利,进一步提高青年的积极性。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工作何愁搞不好?
小敔的眉头总算舒展开。
有一个大队团支部是团干积极性很高,驻村工作队也很支持,但党支部却认为整顿时机尚未成熟,要再拖一段时间。小敔让我直接找党支部书记,支书也很给我面子,立马召集团干,与工作队研究整顿措施,开展具体工作。
大部分团支部的情况不错,通过整顿,调整团干,充实组织,建立建全各项规章制度,积极配合中心,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活动。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个团支部是急于解决团员思想涣散的问题,作出一项硬性决定,团员连续三次不参加会议就除名。小敔指出,原来团中央规定,团员三个月不参加团的活动就除名,后根据毛主席的意见改为六个月。按这个支部的决定,也许不到两个月就除了名,不仅违犯团章规定,也容易挫伤团员的积极性。因此要求推翻这项决定。那个团支书很为难,朝令夕改,不仅降低威信,也不利于令行禁止。我打圆场说,初搞工作,推翻决定也不好,但必须在执行中灵活掌握,注意政策和策略,绝不能违犯规定。接着,小敔从其他方面给那个团支书以鼓励和表扬。
(未完待续)
长篇小说连载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