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版:悦读*时间总第4267期 >2025-04-30编印

泪光里的樱桃
—— 陈忠实的温暖
刊发日期:2025-04-3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图片1
图片1

  魏谦知
   在陈忠实笔下,白鹿原的风永远裹挟着黄土的颗粒,而樱桃树的红却总在泪光中愈发鲜亮。
   《白鹿原的樱桃红了》收录了矛盾文学奖得主陈忠实的55篇经典散文,其中包括《晶莹的泪珠》《父亲的树》《告别白鸽》等口碑佳作。
   在这部献给所有赶路人的精神行囊中,我们得以透过书中的泪光,望见樱桃红背后的温暖。
   泪光背后,藏着生活的答案
   那些被央视节目传颂、被语文试卷收录的经典篇目,实则是作家用几十年光阴熬煮的精神良药。当江一燕在《朗读者》中念出《晶莹的泪珠》时,那个为贫困生办理休学手续的女教师,早已成为中国文学中最动人的精神火把。她睫毛上挂着的泪珠,早就不是一个人的故事——那是所有曾为读书拼过命的农村孩子的眼泪,是所有老师不忍见学生失学的揪心,更是中国人骨子里“再穷也要读书”的执念。当父亲卖掉最后一根椽子,当休学的少年把休学证书叠了又叠塞进书包,你会突然明白:生活给的磨难,原来可以像樱桃树下的落叶,腐烂成滋养明天的肥料。
   樱桃红了,日子总会亮起来
   “陈忠实的笔力深厚老到,叙事质朴,行文大气,呈现了一代文学大家的心路历程与人生智慧,也让我们在阅读时获得面对生活的勇气与安定前行的力量。”在《父亲的树》中,陈忠实以自传性笔触记录的求学往事,粗糙的树皮里藏着父辈沉默如山的担当;在《原下的日子》里,陈忠实凝视着关中老汉的背影,土地的低语抚平世间的浮躁惶惑;在《告别白鸽》中,陈忠实用颤抖双手托起白鸽,生灵的自由抖落都市人的精神枷锁。他将半生沧桑熬成文字露水,最终在白鹿原的樱桃树上,结出了属于所有中国人的精神果实——那抹穿越苦难依然鲜艳的红。
   生命的丰饶,永远生长在泪光浸润过的地方
   作为茅盾文学奖得主的散文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暗合着陈忠实的美学追求,设计师手绘的樱桃枝桠在素白封面上蜿蜒,恰似作家笔下那些在困顿中依然挺拔的生命轨迹。
   这不是一本高深的书,而是一代人的生存日记。它适合正在备考的孩子读,读完也许会明白,他背的书包里装着几代人的梦;它也适合总说“当年”的父母,因为书里藏着他们没说出口的艰辛;它适合每个疲惫的成年人,这些故事会拍拍你的肩说:“看,大家都这么熬过来的”。
   最后请记住书里最动人的约定:“明年的今天一定要来复学。”生活有时逼你按下暂停键,但只要眼里的泪还没干透,心里的樱桃树,就永远等着下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