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文化*生活总第4261期 >2025-04-16编印

扯面与龙须面
刊发日期:2025-04-1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图片1
图片1

  张翻明
  “天下美食归太原,山珍海味难比鲜。味压神州南北地,舌上经纬天上天。”这首打油诗,以简明而生动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山西面食文化那悠久的历史与博大精深的内涵。
   多年前,我便听闻太原食品一条街汇聚了众多山西面食佳品,仅拉面这一品类,就有大把拉面、小把拉面、空心拉面、扯面拉面、龙须拉面等。一个“拉”字,竟能变幻出如此丰富多样的面食,足见山西面食技艺的精妙。其中,扯面形似裤带,故而又得名裤带面。制成的扯面,长约两米,宽约一寸,宽窄厚薄均匀,薄如蝉翼;龙须面,顾名思义,宛如龙须般细软如丝,甚至能穿过针孔。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4月3日、4日中午,我有幸在山西会馆·清徐近距离亲眼目睹了扯面与龙须面制作表演,这场视觉盛宴不仅饱了我的眼福,更是一次精神上的享受。
   表演在关帝城剧场舞台上拉开帷幕。节目预告之后,两位表演者走上舞台。主持人着一身黑色衣服,庄重而稳健;表演者大约二十岁,中等身材,上下身分别穿着黄黑两色服装,外围一条红色围裙,双袖高高挽起,显得精悍、明快、利落。
   二人先将一条长桌放置在舞台观众面前,上面铺着红色苫单,苫单上放着装有干面粉的面盆。艺人师傅手拿已和好的面团,如闪电般快步来到舞台前。随着主持人一声“开始”,表演者不慌不忙地拿起面团,双手开始“扯”面。只见他两手左右拉动面团,同时游走于舞台周围,目光时而专注地盯着手中挥舞的扯面,时而投向观众,让观众看得轻松自然。当表演进入高潮,他步履轻盈,双手张合有度,节奏明快,不断变换姿势,动作自然而优美。扯面在他面前晃动,从头顶闪过,又在他身后飞动拉长,仿佛龙飞凤舞一般。观众们看得目不转睛,甚至目瞪口呆,感觉这不是在表演制作扯面,而是在进行一场精彩绝伦的手舞足蹈、翩翩起舞。很快,一束洁白如雪、薄如蝉翼的扯面便呈现在观众面前,引得观众纷纷拍手喝彩。
   接下来是龙须面的表演。艺人师傅再次登场,他手拿面团,举到头顶,挥手示意后,同样双手挥舞,向同一方向旋转,多次打八字呈麻花状,这一过程叫馏面,是拉面必不可少的首要程序,目的是让面团更均匀、更劲道,柔韧性达到极致。此时,艺人师傅将两臂一甩,来了个“凤凰展翅震天涯”的姿势,随后两手张合自如,拉出的面条在他手指间紧夹,拉一把,撒一把面粉,再一拉,又是一把面粉。只见面案周围粉雾腾腾,双手合拢时,又似雄鹰从天而降归巢,上下翻飞,左右挥舞如鹞子翻身、腾云驾雾。随着不断拉升,面条根数呈几何级数增长。直到拉到第十四次,面条数竟达到一万六千三百八十四条。(主持人介绍,经八次拉伸,面条数达到二百五十条时,最适宜食用。)师傅娴熟的动作紧紧吸引着观众的眼球,让我看得眼花缭乱、如痴如醉,仿佛艺人师傅是在表演绝活杂技。
   表演结束后,艺人师傅走到台前,纵身一跃跳下舞台,快步走到观众面前。只见观众蜂拥而至,师傅将面前状如蝙蝠、造型密密麻麻、细如丝发的“龙须面”展现在众人面前。当我与观众看到这般情景时,不禁垂涎三尺。当艺人师傅离去后,我们拿起散落在地上的龙须面,仍惊奇不已。
   山西面食形色味俱佳,拉面、削面、面吹气球等技艺早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创造了吉尼斯纪录,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面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真可谓牛气冲天、绝无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