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1
韩玉林
2023年3月23日,我们一行52人,在苏州早早吃过午饭后,乘坐全新大巴车奔赴西塘古镇。车行2个小时,到达目的地。在生态旅游停车场一下车,“西塘欢迎您”的大标语,就矗立在眼前。大家带上简单行李,跟随导游步行了一段路,准备入住农家乐。此时,蒙蒙细雨淋湿了我们的头发和衣衫。啊!烟雨西塘,果然没有辜负大家。如果没有雨就会失意,这雨是西塘送给我们的见面礼。
西塘古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距嘉善县城11公里,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西塘是一座已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到元代初步形成市集。这里地势平坦,河流密布,有9条河道在镇区交汇,把镇区分划成8个板块,24座石桥将古镇连接成一片。西塘古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国家5A级旅游景区。获世界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近年来,随着《我的青春谁做主》《像雾像雨又像风》《花样年华》等影视剧,在此地拍摄外景,西塘也越来越受到游人的青睐。安排好住宿后,本团成员三五成群,上街游玩。我和老伴也满怀好奇与期待漫步于西塘古镇。在烟雨迷离的黄昏,陶醉在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景致中。
西塘最具特色的景致,当属总长1300多米的廊棚,就像颐和园的长廊一样。在西塘旅游,雨天不淋雨,晴天太阳晒不到,这在江南水乡中独一无二的建筑。长廊多为砖木结构,宽2—2.5米,既可遮阳又可避雨,可以说它是带顶的街。西塘的长廊街,一边是商店或民居,另一边是河。长廊街都与小河紧贴着,弯弯曲曲,诗情画意。长廊靠河的一侧,还设有靠背长凳,游客可随时在长凳上休息、赏景。我俩悠闲地漫步于“烟雨长廊”,欣赏着沿河两岸的风景。岸上游人如织,河中不时有小船划过,仿佛自己置身于水墨画中。
说起烟雨长廊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早先在西塘街上,有一位年轻的寡妇胡氏,她独自经营着一个小商店,养活一家老小。胡家铺子前的河滩边,有一个摆豆腐摊的王二。王二年轻厚道,他见胡氏艰难,便生同情之心,常帮着做一些体力活。天长日久,胡氏为了感激王二,便煞费苦心地借修缮店铺之机,请人沿河建起了棚屋,将店铺前的街路遮盖了起来。这么一来,王二既可免受风吹雨淋,两人也可同在一个屋檐下。不想胡家铺子因有了这棚屋,生意一下子红火起来。镇上众商家纷纷效仿,竟将棚屋连成一片。后取名廊棚,意为为“郎”而建的棚屋。其实,长廊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江南建筑的典范,静静地守望着秀美的古镇,书写着不老的传说。
西塘的桥也是远近闻名,各有特色。其中卧龙桥、五福桥、环秀桥与送子来凤桥,为西塘河上最负盛名的4座古桥。在入口处便有“秀水环虹”景观,石头砌成的环形古桥——环秀桥,是西塘最高的一座桥。沿着石砌的台阶走着,总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直到走到桥的最顶端,视线豁然开朗。抬头远望,小河边炊烟缥缈,垂柳嫩绿,桃花粉红,樱花粉白,处处是盎然的春意。远处的石拱小桥,笼罩在绵绵的春雨中,构成了一幅经典的江南写意画。
西塘是中国纽扣之乡,在西街上我们走进了“中国纽扣博物馆”。这里共有6个展厅,它们分别是:古代纽扣展示区、近代纽扣展示区、现代纽扣展示区、贝壳纽扣生产工艺流程展示区、纽扣应用区、中国结展示区。馆内有师傅现场演示贝壳纽扣的生产工艺流程。
走出中国纽扣博物馆,我们来到了西塘古镇最大的私家花园——西园。西园旧址在西街计家弄内,系明代朱氏别业,后让给了孙氏。1920年冬天,诗人柳亚子来西塘,曾住西园并与西塘南社社友在西园合影留念,题名为“西园雅集第二图”。为纪念柳亚子来西园,1991年,当地政府在附近兴建了总面积16.6亩的公园。园内花草树木、人工瀑布、假山荷池、亭台游廊,错落有致。古香古色的建筑里,有“朱念慈扇面书法艺术馆”“百印馆”“南社陈列室”等展厅。
夜幕降临时,我们来到送子来凤桥。此时,家家户户门口的大红灯笼均已点亮,一排排映照在河面上,装点着夜色中的古镇,来凤桥显得更加神秘浪漫。这座桥又名“情侣桥”,寓意情侣走过此桥,婚后必生贵子。所以,西塘的男女青年结婚,都喜欢到桥上走一走。走这座桥也很有讲究,男子走左边,女子走右边,寓意男左女右。桥的左边为阶梯级,比喻步步高升;右边没有阶梯,是斜坡的,寓意结婚后能稳稳当当、勤俭持家。走在这样寓意幸福甜蜜的来凤桥上,看着不远处的岸边,有三三两两的河灯顺流飘过来,那定是哪位姑娘许下的美好的愿望吧。此情此景,构成了西塘最浪漫的风景!
巷弄是西塘的又一大特色。由于临水的面积和地盘有限,水网之中的居民,在建房造屋时惜土如金,弯弯曲曲的弄堂到处都是。巷弄分为:连通两条平行街道的街弄;前通街、后通河的水弄;以及大宅内设在厅堂侧面的陪弄。122条巷弄,交横纵错,构建了古镇的整体框架,并连接了新、老镇区。“石皮弄”在西塘西街的尽头,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全长68米,由216块厚度仅3厘米的石板铺就而成,是王家尊闻堂与种福堂之间的过道。薄如皮的石板,作为下水道的表皮,故称石皮弄。它最宽处1.1米,最窄处只有0.8米,人站在巷中,抬头仰望“一线天”就在眼前。由于此巷子,两边都是高高的宅墙,年代久远,墙面已斑驳陆离。
西塘的美食很多,吃过晚饭后,不知不觉已是8点多了。我俩欣赏着美丽的夜景,回到了农家乐住宿。
第2天早上,雨停了。我与老伴早早起床后,带上心爱的相机,到古镇边游览边拍照。因昨天下雨,光线暗;有的景点人太多,没照好。早上空气清新,街上人少。雨后的古镇青瓦白墙,碧波荡漾,桃红柳绿,如梦似幻。行走在古老的街市上,每走一步,就如同在看一帧帧移动的画面。
太阳出来了,人也渐渐多了,长廊下满是游客,我们也消失在人群里。带上行李,前往停车场,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西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