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1
杜随新
相信每个热血男儿都会有一个军人梦。
犹记儿时曾经多次观看电影《闪闪的红星》,也曾梦见自己身穿绿军装,扛枪与潘冬子并肩走在队伍中。而我此生唯一一次无限接近从军梦想是在1976年。
1976,丙辰龙年,注定不凡,大事连连,7·28唐山大地震,地动山摇。县城里未雨绸缪,演练预震警报不时拉响,鸣得人心惶惶。人们多数认为自家房屋会被震塌,传言龙年闰八月,一场强震必将发生。二姐夫给尚未满月的甥女借来个超大藤编篮子,时刻准备一包一放一提走之逃出生天。我12岁本命年读小四,从盛夏持续至深冬,晚饭后独自走着必去睡于父亲的单位,全家也在想方设法重点呵护我这棵男丁独苗。
1976年征兵,很确定不是春天的故事。大约在秋季,居委会派人来家动员,征招跟随首长的勤务小兵,去了部队边当兵边完成文化课学习。来人知道母亲不工作,让和老革命父亲回来商议定夺。
居委会前两次来,母亲不知可拿五五兵役法年龄说事,反正打好主意铁了心,一口咬定“独子不当兵”古训做挡箭牌。显然母亲不想做和平年代送儿参军的光荣军属,关键症结是舍不得我离开她身边哪怕半步,说白了,就是许诺让我当首长她也不会松口同意。
第三次有带兵的同来,母亲借故支开我,不让听她和来人交锋交谈。看她已明显不再镇定,许是强烈感受到了这些人在与她争夺儿子,特别是带兵人员现身所带来的有形压力。虽远未到妇道人家打滚撒泼的程度,但不卑不亢已无必要,果断下逐客令:“都别再说了,我们家就一个,不当就是不当,你们走吧,不要再来了。”有母亲出面唱黑脸顶着,父亲这个红脸根本就无须登场,过后他也从未和我谈起这次征兵家访。
4个姐姐都要嫁人,养儿是防老的,况且76年父亲65岁、母亲54,都不算年轻。这一点也体现在五年后高中未毕业,父母即明确表示不希望也不支持实质是不准我再考学校。谁不贪玩枉少年!我也争气,既然不考了,难得大玩特玩,准保无人说我学业荒废玩物丧志。二老心中怕我远走高飞的石头落地,我也落得个不舍双亲而去的名声。
爹妈联手合谋让我的12岁军人梦碎,不觉几十年如烟往事也随同这段经历一起深藏沉睡,如今被四哥彻底唤醒激活。
四哥小名四儿,真名霍海俊,是高我三届南营留校的学长。耳闻其退休不退志,前几年筹建退役军人文化俱乐部,应时而生,因势而长,勇立潮头,奋力挥桨,荣获太原市2023年度最美拥军人物殊荣。
从小习惯叫他四哥,近几年多次偶逢相遇,总是关问我几时退休,有空过他那里坐坐。这天电话邀约,我欣然如约而至,心甘情愿成为他麾下编外一兵,力所能及追随他逐梦圆梦,即使有人诧异质疑“队伍中多一人来自何方?”也在所不辞。
清徐籍76年走兵不少。新华书店的好友韵兄是家中三子,按他本人说法:“15当兵,60岁退休,工作45年,今后绝版。”还不忘调侃我:“你要是12当了兵,早就是正师级了”。他是通信兵,勤务兵当年空缺了吗?求助四哥退役群求证结果,没有比韵哥小的,即是说15岁是最小纪录,遗憾非我也。
花甲再续从军梦,俱乐部将是我的军人梦正式开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