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1
段保明
转眼间,春节与元宵节已过,三月已悄然而至。春意渐浓,冰封初解,我带着从北京归来的急切心情,渴望与多年挚友重逢,共话往昔。
提及挚友,白师傅首当其冲。他曾任原厂领导,与我1981年因工作结缘。白师傅性格耿直,不善言辞,却总默默助人。1994年,我荣升厂办主任,积极举荐我的实为白师傅,他从未言及此事。同年,女儿高中借读需费,家中拮据,我远在南宁,爱人求助无门,白师傅慷慨解囊,并嘱不必急于归还。
胡师傅,如兄如父,大我六岁。婚后借住老城四合院,我们因同住一院而亲近。妻与他妻同进厂,关系愈加密切。那时生活虽贫瘠,但人心乐观。八户人家和睦相处,胡师傅尤为热心。拉煤挑水,琐事皆帮,爱人笑他比我厚道,我狡辩初来乍到,未谙世事。后搬至新建街宿舍,二胎降生,生活困顿。胡师傅闻讯,专程探问,大冬天顶着西北风,送来自家炒制的油茶。
马师傅,工作伙伴,大我两岁,动力车间工作。因工作结缘,又因投缘而亲近。学徒期间,他岳父曾教我技艺,更添情谊。厂子不景气,他遭遇下岗,凭借业务能力远赴毛里求斯。马师傅弱电强电维修技艺高超,业界有名。虽各自忙碌,却心系彼此。他回国探亲,我必用车接送。马师傅谦和实诚,爱酒爱钓。每次相聚,我带好酒,他则抢着买单,乐于助人。闲暇时,钓鱼成他第二职业,常做鱼宴招待朋友,即便我未能前往,他也将炸好的马口鱼、熬制的鲫鱼送至我家。
近日,闻白师傅身体欠佳,马师傅提议探望。他带上自家珍藏鲫鱼,我们三人同行。让白师傅用鲫鱼熬汤补身,并承诺吃完即送。
四人中,我年龄最小,却常受照顾。与胡师傅交情近五十年,与白师傅、马师傅亦四十余载。回想起来,咱老百姓的日子就是鸡毛蒜皮,家长里短,这些年来,我们的相处从未间断,有个大事小情都要相互照应,隔些日子不见就想,就想一块儿见个面,唠唠家常,那些细小末角的往事,想起来心里就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