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文化*生活总第4247期 >2025-03-12编印

从《哪吒2:魔童闹海》中看父母之爱
刊发日期:2025-03-1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图片1
图片1

  王苗苗
   《哪吒2:魔童闹海》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续作,由饺子编剧并执导,于2025年1月29日在中国上映,延续了前作的神话背景与角色设定,讲述了哪吒与敖丙在天劫后的成长与救赎故事。影片通过肉身重塑的主线,将个人成长、族群存亡与阴谋对抗交织,既延续了前作的热血与反叛精神,又在叙事深度与视觉表现上实现突破。影片以“我命由我不由天”为核心,探讨了命运选择、自我救赎与情感羁绊的多重主题,成为一部兼具娱乐性与思想性的国漫佳作。
   《哪吒2:魔童闹海》中奇幻的冒险与热血战斗扣人心弦,而影片所展现的父母与孩子之间深沉且真挚的爱,更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整个故事,生动地诠释了亲情的伟大力量。
   母爱是照进深渊的光
  “和你度过的每一天,娘都很开心,娘从没在乎过,你是仙是魔。娘只知道,你是娘的儿。”这句震颤灵魂的台词,如同划破暗夜的流星,在《哪吒2》的苍穹下勾勒出母爱的轮廓。
   当哪吒在魔性与神性间痛苦挣扎时,殷夫人用血肉之躯筑起最温暖的港湾。这个承载着东方文明密码的母亲形象,在当代语境下展现出超越时空的永恒光芒。当哪吒带着魔珠印记降生陈塘关,殷夫人用襁褓隔绝了全世界的敌意。她深知,生命最初的烙印不该成为终生的枷锁。在满城百姓举着火把围堵李府的那个暴雨夜,她将襁褓中的哪吒护在胸前,任瓦片划破衣襟。
   还记得影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哪吒渴望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在外面自由玩耍,可因魔童身份,总是被众人避之不及。殷夫人为了让哪吒开心,即便公务繁忙,也特意抽出时间陪他踢毽子。毽子一次次高高飞起,哪吒脸上洋溢着少有的快乐,殷夫人也满是宠溺。哪吒踢毽子力道惊人误伤了殷夫人,她却还是夸他踢得好,让他敞开了玩儿。在这个过程中,哪吒感受到的不仅是玩耍的快乐,更是母亲全身心的陪伴与理解,这对长期被孤立的他来说,是无比珍贵的温暖。
   当哪吒被无量仙翁诱惑,准备吞下灭魂丹时,殷夫人拼尽最后一丝气力将丹药打翻。殷夫人宁愿牺牲自己,也不会伤害孩子。当她抱着中了穿心咒的哪吒,虽然有锥心刺骨的疼,也无所畏惧,就算剩最后一丝力气,也要把温暖的怀抱留给孩子,因为她知道这是给哪吒最后的拥抱了。也正是因为母亲的爱,催化了他的能量,最后突破了穿心咒,重塑肉身,赢得胜利。被爱灌溉的孩子,天生魔性也能变成正义之身,敢于承担拯救苍生的责任。
   父爱是成全与托举
   东海龙王敖光对儿子敖丙的期待,像极了当代“鸡娃”父母的缩影。龙王背负着整个龙族的命运,将儿子视为打破深海禁锢的唯一希望。为此,他精心规划敖丙的成长路径:从拜师学艺到结交权贵,每一步都暗藏“逆天改命”的算计。一场“灵珠阴谋”撕开了过度期待的代价。龙王自以为的“最优解”,却让敖丙陷入道德困境:若选择顺从父命,便要牺牲无辜;若反抗父亲,则背负“不孝”之名。
   剧情发展到最后,敖光对儿子敖丙说:“以前父王让你肩负了太多的期望,却不曾倾听你的想法,父王对不起你。父王只是想用自己的经验,为你谋个幸福,但现在看来,父辈的经验毕竟是过往,未必全对,你的路还需你去闯。今后,忠于自己内心的选择吧。”
   东海龙王敖光最终学会放手,尊重敖丙的独立选择。龙王最后的醒悟,给所有家长上了生动的一课,每个孩子都需独特的成长路径。
   《哪吒2》中的教育哲学
   《哪吒2》的成功,不仅意味着国漫的崛起,更是一场教育哲学的胜利。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不是矫正与规训,而是唤醒与赋能。每个孩子都是未被破译的生命密码。作为家长,我们应以人为镜、以爱为盾、以信任为剑,与社会共同构建包容的成长生态。在摒弃偏见、尊重个性、鼓励创新的教育面前,每个“魔童”都能在爱与理解中,书写属于自己的英雄故事。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生怕自己的孩子走弯路走错路,所以总是用各种方式以各种名义来“约束”孩子,哪怕孩子已经长大。然而这样的“约束”反而让孩子的内心越来越远离我们。
   真正有智慧的父母,从不做孩子人生的掌握者,而是做孩子内心世界的支柱,为他们做好人生的榜样并给予他们力量,为他们兜底,站在孩子的窗前,和孩子一起去看那最美丽的风景。他们深知,在该退出的时候得体退出,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