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文化*生活总第4240期 >2025-02-24编印

鼋头渚赏樱花
刊发日期:2025-02-24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图片1
图片1

  韩玉林
   太湖古称具区、震泽,地处长江三角洲,横贯江苏、浙江两省,面积2428平方公里,仅次于洞庭湖、鄱阳湖,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除去湖中的51个岛屿,湖泊实际面积为2338平方公里,号称“三万六千顷”,平均水深约2米。湖边的山和湖中的岛,合称72峰,尤以鼋头渚、三山、洞庭东西山最为著名。湖中遗存着大量的文物古迹,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
   鼋头渚距江苏省无锡市区18公里,是无锡境内横卧在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有巨石突入湖中,形状酷似神鼋翘首而得名。它独占太湖风景最美的一角,人们常说,来无锡必游太湖,游太湖必至鼋头。笔者曾于1994年9月19日、2023年3月22日两次造访,参观了美丽的鼋头渚景区。在这里可以眺望太湖,三山仙岛随波浮动,如同仙境一般,令人心驰神往,故有“太湖第一名胜”之称。它是无锡最佳游览胜地,著名文学家郭沫若曾有“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诗赞。
   1916年,鼋头渚始建园林,社会名流、达官贵人纷纷在鼋头渚营造私家花园和别墅。建国后,这些建筑由政府接管,合并成“鼋头渚公园”。上世纪80年代后,经统一规划布局,精心缀连,又大规模扩建新景点,面积扩大到539公顷,成为江南最大的山水园林之一。鼋头渚景区现有充山隐秀、鹿顶迎晖、鼋渚春涛、长春花漪、横云山庄、十里芳径、太湖仙岛、江南兰苑、樱花谷、无锡人杰苑及广福古寺等10多处景点。其中有山长水阔、帆影点点的自然山水画卷;有小桥流水、绿树人家的山乡田园风光;有典雅精致、古朴纯净的江南园林景致;还有吃、住、购、行等配套齐全的服务和娱乐设施。加上历代名人雅士游踪、石刻、书画、传说等诸多内涵深厚的文化积淀,构成了以天然山水为主、人工点缀为辅的生动隽美、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国家5A级景区。
   太湖仙岛原名三山岛,位于鼋头渚西南2.6公里的湖中,有“三山映碧”美誉,我们乘游船行驶20分钟便到达。它是由3个小山组成的,面积只有12公顷,山上有环山公路,又有石桥,把三山联成一体。山上树木葱郁,古树参天,环境清幽,鸟语花香。我们主要参观了会仙桥、天街、灵霄宫、天都仙府、月老祠、大觉湾等建筑。这里玉宇琼楼,古乐阵阵,与青山绿水、碧瓦红墙相辉映,其中玉帝塑像高达18米,堪称国内罕见。岛上散养的群猴,在树上爬上爬下,偶有勇敢者,还向游人讨要食物吃,鸣声阵阵,更增加了野趣。我们在岛上停留50分钟后,上船到另一个景点。
   鼋头渚不仅山清水秀,胜景天然,而且也是“中华赏樱胜地”。它与日本青森县的弘前樱花园、美国华盛顿的樱花园,并称为“世界三大赏樱胜地”。每年的3月中旬至4月上旬开花,是无锡鼋头渚一年中最美的时候。我们去时,正值樱花盛开期间,远远望去,一片粉色花海,烂漫的樱花吸引着四方来客。如云似霞,满树烂漫,春风轻拂,落樱飞舞,美不胜收。在樱花盛开的日子,游人不用再远赴日本,樱花天堂其实就在我们身旁。
   我们乘游船来到鼋头渚充山入口处,进入大门后,首先参观“充山隐秀”景点。此处原来是陈家花园的所在地,也叫“若圃”,是1928年无锡本地民族工商业者陈仲言所建。1984年开始建设“充山隐秀”景点,水边的土山是人工堆积的,种植着桃李、杏梅、玉兰、杜鹃、月季等花卉和竹、柳、樱、香樟等树木。正值阳春三月,只见樱花、桃花、杏花、玉兰等,争奇斗艳。当然樱花是主角,其它为配角。你看,就连树下紫白相间、水灵灵的二月兰也来凑热闹,真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很快导游带我们来到聂耳亭,这里原是当年若圃园主人陈仲言所建的花园。1934年,22岁的聂耳随电影《大路》摄制组,来无锡时就居住在这里,并谱写了著名的《大路歌》和《开路先锋》两首插曲。1959年无锡市政府修建了这座小亭,为纪念这位人民的音乐家,取名“聂耳亭”,旁边还雕塑了聂耳胸像,供游人瞻仰。
   鹿顶山海拔96米,是鼋头渚景区的制高点。鹿顶山有一个传说:南极仙翁的天鹿触犯了天规,被仙翁一巴掌打下云头。仙鹿下凡时,看中了水草丰美的太湖,于是就在湖边化成了美丽的山峰,永远守护着太湖。1984年,在这里建造了“鹿顶迎晖”景点。舒天阁是鹿顶山的最高点,坐落在一个平台上,阁高24米,三层八角四重檐,黄色琉璃瓦顶,意为“四时有景,八方入画”。登阁北望五里湖波光点点,南望整个鼋头渚一览无余,真有“极目楚天舒,饱览鼋头渚”的意境。人杰苑地处鹿顶山麓樱花林间,由人杰馆、青铜雕塑群、演示厅等组成,展示了60多位无锡先贤的生平业绩,成为“无锡文化名片”。
   我们沿着环山路,来到了“中日樱花友谊林”。樱花是日本的国花。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青年友好访问团来到无锡。为了中日青年友谊长存,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中日青年在鹿顶山下种植了150余株樱花树,还建筑了“中日友谊亭”。现在,这些樱花树已经根深叶茂,春天盛开的樱花,象征着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这里石亭至太湖别墅处,建有800米长的樱花大道,组成赏樱区。尽管我们参观时,天下着濛濛细雨,但在樱花大道上,依然游人如织。有的游客驻足抬头看樱花,有的则用手机或照相机拍摄樱花美景,有的则忙着自拍,还有的游客将自己的祝福签,挂在开满樱花的树枝上,为自己或朋友祈福。
   景区内有一座“长春桥”,建于1936年。这是一座用石头砌成的拱形桥,造型优美,桥洞映日成浑圆形,像颐和园的玉带桥。桥的前后有湖堤与太湖分隔。整个长堤上种植着日本大山樱树,枝干粗大,是30年代建园时,从日本引进的,已有近百年历史。在青山绿水的掩映下,花开如云,淡红粉白相间,分外妖娆,此景称为“长春花漪”。在长春桥畔船坞处,屹立着一座“具区胜景”古牌坊,面临太湖,斗拱飞檐,古朴典雅。它的背面写着“横云山庄”,也就是此地的旧称。牌坊前的太湖石,名“古云石”,状如拱手迎客,敦厚文雅。右边那块巨大的黄石上,刻着“到此忘机”4个字,意思为到了这里,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就忘了烦,忘了忧,使心态趋向宁静和淡泊。
   樱花谷位于鼋头渚景区鹿顶山北麓,占地20万平方米,植有68个品种的樱花3万余株,是国内最大的樱花专类园。一走进樱花谷,只见那里人头攒动,熙熙攘攘,这些游人都是为了欣赏樱花而来的。此处高高的樱花树上,开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樱花,有粉红的、粉白的,还有乳白的,花枝浓密,灿若云海。一阵春风吹过,漫天就下起了“樱花雨”,飘飘扬扬的樱花落下,像在空中飞舞的蝴蝶。樱花是淡雅的、纯洁的、轻盈的,无论老人还是孩童,这时都忍不住伸出手,试图去接这飘飞的“樱花雨”。你看,樱花洒落在湖面上,铺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赏樱阁位于樱花谷核心地带,是樱花林内标志性建筑景观。登临赏樱阁,居高临下,举目四望,漫山遍野樱花花海,层层叠叠,铺天盖地。一团团、一簇簇、一树树的花,滚滚而来,如云似霞,如梦似幻。正如诗云:“层层围珠玑,团团锦绣簇”。
   是啊,春天的鼋头渚,美在那波光粼粼的太湖水,美在那漫天飞舞的樱花,更美在每个游客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