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1
袁龙民
“新生之双细胞短,成熟之单细胞长,所谓阴生阳长者也。你想,这不就是阴阳二画最形象的表现吗?”
山娃子说:“唔——,果然如此。单细胞动物的繁殖比人类繁殖简单得多了。”他看我一眼,对韵清笑了说:“大师如此高明,而且花容月貌青春年少,与青灯古佛为伴,实在可惜。倒不如还俗,寻一相当之人,不仅有助于研究义理,还可效鱼水之欢,岂不美哉?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也。”
这山娃子终不改山野之性,如此搪突,真是唯恐天下不乱。
谁知韵清笑道:“我早有此意,因未遇相当之人,故滞留至今。社长如此说,定有所指。”
山娃子眉飞色舞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要说所指,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韵清向我一瞟,顿时羞红脸说:“自恐姿质粗鄙,主任不肯俯就。”
山娃子鼓掌大笑说:“千里姻缘一线牵。我早向主任许过愿,不想今日成就此美事哪。”
我正要解释,忽见小敔怒气冲冲走了进来,我大吃一惊,往起一站,脚下一滑,就像掉进无底深渊,晃晃悠悠地溜下去,惊出一身冷汗,却是南柯一梦。窗外月色朦胧,屋内似暗似明……
想到我梦中的小敔也是怒气冲冲,我实在是伤心极了,真不知如何才能使小敔原谅我。
我多想插翅立刻飞到小敔身边呀!
第十六回
疑上疑无奈销倩魂
情中情有意慰芳心
小敔走后,我把对她的内疚和思念都寄托在与青年突击队伙伴们的共同劳动之中。每天,天还没亮,我们就拿起工具,走进山沟,或爬上高坡,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开始紧张的劳动。当朝阳升起时,凉爽中微微的暖意,使人心中产生一种不觉高尚也不觉委屈的平平淡淡的情感;当骄阳照耀时,看着汗水无声地落进地里,觉得自己和整个大地都融为一体,浑身的筋骨分外舒畅;当夕阳带着慈祥的笑意沉到似海的青山背后,抬头望望那瑰丽的晚霞,或扫一眼奔涌的群山,然后,擦干净手中的工具,带着微微的疲劳,走向炊烟迷漫的山庄,那种归巢的欣慰使每一根神经都轻松起来。
日复一日,就这样生活着,面对共同的劳碌,不同的遭遇,虽然有叹息,有失望,有郁闷,也有着无奈,但更多的时候,伙伴们感觉的是满足和愉快。不过,有时也有些遗憾,晚饭时,大家都端着碗,坐在村中的老槐树下,互相张望着,看谁碗里的饭好,然后,几个人一齐抢着吃。有人说:“现在有个公共食堂,有个大饭厅,那可真美极了。”
此话是一名女青年说的。
曾经失败的食堂,在她的记忆里已没有一点印象,而我多少有点印象,好像一开始挺不错的,不仅吃得饱,而且也吃得好,可后来就不行了,吃得越来越差,也吃不饱。把剥掉玉米的棒子磨碎,和面混蒸成窝窝顶干粮,那也只能是在地里劳动的人吃到,其他人只好看看。人们曾调侃食堂是“司务长贪污保管偷,干部进去捞稠稠,伙夫吃成油葫芦,社员饿成毛猴猴。”
也许,这些为干群关系埋下隐患,群众对干部逐渐有了怨恨,产生报复心理,在以后的历次群众运动中,也就有了过激行为。这名女青年希望有个食堂,或者把食堂当作随便吃却不用掏钱的饭馆,也许把食堂看做是人人平等的体现,是加强人们感情的纽带,也许反映了妇女要求解放,摆脱家务的渴望。总之,她心目中的食堂,肯定是美好的。
(未完待续)
长篇小说连载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