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版:文化*生活总第4232期 >2025-01-27编印

外地人看清徐
骑游清徐岩香寺千佛洞
刊发日期:2025-01-2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图片1
图片1

  朱建荣
   清徐岩香寺,与清徐香岩寺可不是同一个寺。那个是香岩寺,这个是岩香寺,“香岩”两个字对调位置,就是岩香寺了,在之前访问香岩寺时,才知道再往南还有个岩香寺呢。
   岩香寺,在清徐县城西北十余里都沟村屠谷山半山腰的山崖之下,即日前去寻访。
   我与老伴天亮就骑车从晋源新城出发,经晋祠、姚村,到清徐县城东湖边稍息,并与雄伟高耸的文源楼合影留念。然后从文源路西行,到马峪乡后又南行,问路人找到都沟村,进都沟后边骑行边观望。行一段路后,啊,看见了:在都沟北山坡高处,有一座红墙碧瓦的庙宇卧在向阳背风的山崖下,这无疑就是清徐岩香寺,也有人叫都沟千佛洞。
   我俩在山下路边把自行车锁好,挎上背包拄上拐杖,沿石台阶向半山坡的寺院登去。我俩一口气就上到寺院处,挥汗抬头一看门上方写着“天王殿”,进门两侧是四大天王,它们手持法器怒目审视着进寺院的每个人,给来客一种庄严与敬畏感。
   出天王殿,再上几级台阶,就到岩香寺院中了。举目环视,寺院不算大,但殿堂真不少。我们依次参拜了龙王殿、达摩殿、三宗初祖殿、韦驮殿、观音宝殿、地藏殿、关圣殿、西方三圣殿及文殊洞、集贤洞、弥勒洞、龙王洞等。在最高处悬崖绝壁下还正修建大雄宝殿及东西配殿,远望右边山头还耸立着新建的金光闪闪的华严宝塔。但最有名气和具有历史文物价值的还数岩香寺内的千佛洞。
   千佛洞在岩香寺院内西侧山崖下,其台阶下有2011年四月初八立的“重修岩香寺千佛洞碑记”大石碑。这日来得不巧,千佛洞洞口安装着防盗门,我们只能在外面参观了。我就边看碑文介绍边想象了:千佛洞凿于唐会昌年间(公元841—846年),面世于宋元祐三年(1088年)。北宋绍圣年间,在洞外建慈云寺(即现在的岩香寺)。千佛洞内有释迦牟尼镀金摩崖石刻坐像及文殊、普贤像,还有1200余尊佛像布滿四壁,均以莲花缠枝相连,至今色彩绚丽,金碧辉煌。啊!国宝,稀世珍宝也!        我又从碑文中得知:岩香寺及千佛洞有今天如此兴盛的景象,是寺院住持觉慧法师的全身心努力奉献的善果。
   觉慧法师1965年出生在清徐大北村一贫困农家,原名刘东保。他读小学后即谋生计,后应征入伍三年,复员后回到家乡。在一偶然机会接触到佛学文化并产生浓厚兴趣,立志修复家乡古寺,弘扬佛法。他到五台山剃度出家,又先后到太原市白云寺、隰县小西天寺、浙江福庆寺等处学法求进。2002年受清徐信众及都沟村委会邀请,回乡出任都沟岩香寺住持。初到岩香寺,他看到被历代战乱及文革破坏的惨景,潸然泪下,发誓用尽全力复兴古寺。他不辞辛劳奔走于省内外十一年,化缘筹资,修建恢复了古寺原貌,并新建了西方三圣殿、天王殿、钟鼓楼、客堂斋院、华严宝塔等建筑。随后又着手兴建大佛殿、禅堂等,以竭尽全力来完成这功德无量的善举。我由衷地被他的这种信念、毅志、奉献精神所感动。阿弥陀佛,觉慧法师,我给您作个揖。
   游览完日渐兴盛的岩香寺,再看看内藏珍宝的千佛洞,又想想艰辛奉献的觉慧法师,此时的我内心百感交集。这时艳阳高照,寺庙满院生辉。我恋恋不舍地下山,与老伴骑车从靠山公路,经马峪、平泉、洞儿沟、牛家口村返回晋源,途中岩香寺、千佛洞与觉慧法师总在我脑海中复去还来……
   这正是:
   清徐都沟岩香寺,千佛古洞藏珍奇。
   觉慧立志弘佛法,功德无量名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