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版:文化*生活总第4232期 >2025-01-27编印

父女忆年味
刊发日期:2025-01-2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图片1
图片1

  孟建忠孟涛
   “60”后父亲:年味是儿时最幸福的记忆
   锅具取出来在井水里清洗,大太阳下一溜排开了暴晒。我总是盯着这些锅具,一遍一遍问母亲:“什么时候蒸红面(高粱面)饺子啊?什么时候杀羊啊”?母亲应答道:“快了,快了,过了腊八就是年了”。这等待的过程真叫熬人。看看天,那太阳怎么还不西沉,日子怎么还不翻过一页去!
   年味,它深深藏匿于我儿时的记忆之中,是最纯粹、最幸福的滋味。我出生在60年代末的农村,那时家里还很贫穷,日子过得清苦。童年时,我总是盼着过年,所谓“大人望插田,小孩盼过年”,盼望着吃年夜饭、穿新衣、放鞭炮、发压岁钱。
   腊月一到,年味儿愈发浓郁,我们家的头等大事就是杀猪宰羊。从春天捉猪崽到腊月宰猪卖,经过父母一年的悉心照料,终于成了年关的美味。猪宰杀后,屠夫将猪身肢解成几大块,剔除腿骨,摆放于案板上。一部分馈赠给亲戚乡邻,一部分留给自己家用,大部分则售卖换钱。
   父亲用通红的烙铁、火炷烫烧未褪尽的猪头和猪蹄子,听着嗞啦啦的燎毛声,闻着浓浓的夹杂着肉香的焦糊味儿,眼看着丑陋吓人的猪头和猪蹄子被烫洗的干干净净、鲜亮金黄,我们兄弟姐妹几个早已味蕾大开,不知偷偷咽下了多少口水。完成这几道工序后,母亲会默默把卤好的猪头、猪蹄藏好,等到年夜饭的时候这些“贵客”才可以亮相。
   过年杀羊,往往我都会参与,母亲会安排我们姐弟三人拖拽羊蹄,杀羊要比杀猪容易得多,羊天生温驯,直到刀插进喉咙,感觉疼痛了,才挣扎一下,痛苦地叫上一声。那时的羊头、羊蹄及内脏尚未登上大雅之堂,没有像今天这样华丽转身、身价逆袭。母亲会把羊头、羊蹄及内脏洗净后用盐、醋、葱等卤制成羊下水。羊下水蘸一口醋,眯起眼来细细品尝,几口下肚,满身的寒气就被慢慢消融了。未售卖的羊肉,母亲会加以炖制,大年三十中午,羊肉剔八谷就成为我们饭桌上的一道佳肴。
   同时,母亲还会用火炉炼制一部分羊油,取一块羊油洗净,沥干水分,再切成小块下锅,中小火熬制十几分钟,清澈透亮的羊油在锅中化开,变成熟油。这时候,取用适量面粉加进去,先匀速搅拌,再快速炒制几分钟,羊油和面粉充分融合,金黄油润。然后关火,将炒好的油茶中加入适量食用盐,铲进碗里压瓷实。待凉了,从碗中磕出来,一大坨油茶大功告成。这碗油茶也成为了我们家未来几个月珍贵的美食。
   盼望着,盼望着,年终于到来了。我小时候,白面是十分稀有的,家家户户的主食大多是红面,我们家年夜饭的主食是红面蒸饺。红面蒸饺散发的香味儿主要源于它的馅儿,母亲一般会把羊油渣渣和胡萝卜放上少许盐调制成馅儿,羊油的芬香会直达味蕾,至今回忆起来仍令人垂涎欲滴。蓖麻油炸黄米糕、虾酱豆腐、卤猪头,母亲依次端上桌,姐弟几个的筷子也打起了架,这桌丰盛的年夜饭成为我们对过年最大的敬意。
   世间瞬息万变,越来越复杂的肉味,舌头也会感到慌乱。总有一些人,在苦苦寻觅,和儿时共鸣的味蕾震颤。小时候我总觉得年是有味道的。它藏在厨房升起的炊烟里,藏在母亲手中的饭勺上,也藏在灶膛里跳跃的火光中。后来我结婚生子,女儿灵巧懂事,体谅我和她母亲奔波的辛苦,我们家的年夜饭大多都由她一人操持,我们家的年味,也由她开始慢慢叙写……
  “90”后女儿:年味是把一年的幸福做成饭菜
   每到除夕,回乡赶路的人们真切感受着“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心里多少时日的牵挂和思念,一路上的奔波与辛劳,回到家中哪怕是面对一份粗瓷大碗的剩菜泡饭,都能将这一切抛诸脑后。但怎么可能是粗茶淡饭呢,这可是春节的团圆饭,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最温馨的晚餐。“妈妈,我列了几个年夜饭的菜单,有没有需要调整的?”近几年,母亲从“行政主厨”位置退休,我对美食浅有研究,我们家年夜饭大多由我操持。每年临近除夕,我都会根据家人口味爱好列举菜单和母亲一同商量。父母一生节俭,不喜游玩外出,今年年夜饭的主题我就拟定为“让父母在餐桌上品味世界”。由于菜系涉及广泛,一部分食材在本地购买不到,网购就成为我近几年最为钟意的选择。
   大年三十,晨曦初照,我便动身为这顿团圆饭做准备。在众多的美食中,如果要说哪一种最具有喜庆味,在我看来非梅菜扣肉莫属,因为它代表红火、喜庆的美好祝福。梅菜扣肉是年夜饭上的“硬菜”,本帮烧肉以浓油赤酱、咸淡适中、保持原味、醇厚鲜美为其特色,铺上鲜美梅干菜,颇具客家风味。肉酿面筋属于苏州菜,母亲将调好味的肉馅小心翼翼地填入面筋之中,这是一项考验耐心与技巧的活儿。每个面筋都要饱满而不溢,封口处巧妙捏合,确保烹饪过程中肉馅与面筋完美融合。父亲喜欢吃海鲜,茄汁大虾成为我们年夜饭的必选项,用热油把蒜炒香,淋入陈醋和番茄酱,再将煮好的大虾放进去翻炒,细细品尝虾的香甜,发端于唇齿,在口舌处搅得风生水起,却在心头落得百转千回。乾隆白菜属于京派菜,将娃娃菜过开水30秒捞出,放入陈醋、蜂蜜和花生酱,每一次轻轻舔舐,都是油脂间的再次碰撞,激发出双倍的甜香。
   我们是地地道道的山西人,晋菜自然是我们年夜饭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部分。晋韵佳肴过油肉,清徐特色炒灌肠,赋予团圆象征的糖醋丸子,秀色可餐的蒸卷卷等,深深饱含着我们对故土的热爱。
   丰盛的年夜饭上桌了。越来越讲究的年夜饭,也注入了现代元素。桌上专门放置了公筷公勺,每个人从盘子里夹出菜肴放到自己面前的碗里,这样,既有围桌而坐吃团圆饭的氛围,又各取所需、干净卫生。如今的年夜饭注重荤素搭配,营养美味,光水饺就包了三种,有猪肉大葱馅儿的、韭菜鸡蛋馅的、玉米虾仁馅的……网购的水果、果脯也摆在餐桌上,能起到解腻利口的功效。父亲望着一桌丰盛的美食感慨道:“如今,吃食变好了,却再也品味不出小时候红面饺子的味道了……”
   一顿年夜饭,记录着时代变迁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如今物质极大丰富,舌尖上的美味更是层出不穷,但是年夜饭却永远不能缺席,家庭团圆、畅叙亲情的主题始终不会消失。吃过年夜饭,人们祝福着来年的风调雨顺和幸福生活,期待着生机盎然的春天的到来。
  清徐年味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