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1
本报记者 张晓敏刘宇“拽住我的绳子别松手,放心,我一定会把你救上来。”清徐蓝天救援队带着“蓝天人”的使命,汇聚着心中大爱,与热衷公益的人们,共同撑起生命的“天”。
暖心守护 温情涌动
当夜幕笼罩,韵女士走失的消息传来,蓝天救援队闻讯即动,迅速发布寻人启事并配合警方展开搜寻。副队长杨俊武紧盯监控,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这个三岔路口是关键,监控有时差,我必须反复确认。”他的话语中满是急切。“快看,四点,她经过了这里”,走失者的身影让救援队员们颇为欣喜,心中的大石也落了地。韵女士的哥哥满怀感激,手捧锦旗送到蓝天救援队:“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清徐蓝天救援队,不到24小时就帮我找回了走失的妹妹!”
每年,清徐蓝天救援队都要处理近百起寻人救援任务,其中不乏温暖趣事。一位患有精神障碍的女士在短短6天内走失了7次,但每次救援队员们都耐心地将她安全接回。队长郭跃鹏笑言:“她总向民警报我的电话,民警以为我是她家属。”这些看似平凡的救援行动,却如点点星光,照亮了城市的温情角落。每一次义无反顾的出发,每一个将走失者找回的瞬间,都是社会温情的生动注脚。
洪灾逆行无畏无惧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当洪水肆虐河北涿州、河南卫辉、郑州等地时,清徐蓝天救援队闻“汛”而动,逆行而上。他们驾驶冲锋舟在洪水中穿梭,从被洪水围困的房屋中解救被困群众,与“洪水猛兽”展开殊死搏斗。“有位大娘腰部受伤,坐在房顶上等待救援,看到我们时她的眼神都变了。”“虽不是最早抵达,但我们最早深入重灾区。”杨队长的话语掷地有声,那一刻他是骄傲的,始终把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宗旨是他们深镌于心的信念。
救援过程中,危险无处不在。杨队长回忆道:“有一次,在将群众转移到安全场地后,我们的救援艇被洪水中的杂物捅破了,我和燕株(队员)感受着水不停涌灌进来,那一刻死死抓着树枝,其实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讲到这里杨队长眼圈已然泛红,“还有一次在河南救援,由于灾情严重,后勤保障难以及时到位,我们饥饿难耐。幸运的是,刚好遇到了山东蓝天救援队,饥肠辘辘的我们用几瓶矿泉水换到了两颗鸡蛋,简直就是救命稻草,燕株(队员)直接带皮就吃下去了。”艰苦的画面历历在目,他们用坚韧无畏书写着蓝天人的担当和对生命的敬重。
授人以渔传递希望
清徐蓝天救援队不仅专注救援,还积极开展“授人以渔”的公益服务。四年来,他们累计参与大型安保活动21场,为各类活动筑牢安全防线;开展火灾与水上自救培训8场,播撒生存技能的种子;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培训2场,为心灵撑起保护伞。此外,他们还积极参与慰问孤儿院、走访养老院等公益活动,累计志愿服务时长24800小时,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传递正能量,诠释了他们坚定不移的公益初心,从而引领社会风尚,让更多人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与力量,潜移默化地提升了社会公益意识与互助精神。
笑对误解坚守初心
然而,他们的奉献并非总能得到理解,“蓝傻子”这样的称呼也曾刺痛他们的心。除部分保障任务有费用外,其余救援队服务均是义务性的,装备购置和训练耗材多由队员自掏腰包。面对“出钱、出力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是不是傻”的质疑,队员们只是淡然一笑,这笑容背后是对正义与大爱的执着坚守。
清徐蓝天救援队队员来自各行各业,其中不乏在各自领域取得一定成绩的佼佼者,却甘愿在公益救援道路上默默奉献。从抗洪救灾的英勇无畏,到日常寻人寻物的默默坚持,再到面对误解的豁达从容,他们用行动描绘着更“蓝”更有爱的“天”。
未来,清徐蓝天救援队将继续在公益救援道路上坚定前行,书写更多温暖人心的篇章,让爱像涟漪般扩散,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守护生命与传递大爱的行列中,也希望社会各界能给予支持,让这份爱心与担当延续,共同守护社会的安宁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