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林
2023年4月份,我与老伴张玉发乘飞机赴贵州6日游。有幸前往黔东南雷山县的西江千户苗寨游览,并住一宿。那种清新纯朴、诗情画意的印象,镌刻在我心中。我们一行30人,在禾导游的带领下,下午参观了丹寨县万达小镇后,乘车前往西江苗寨。一路上,小伙子禾导滔滔不绝的给大家介绍雷山县与苗寨的概况、风俗人情等,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尤其是我,既喜欢旅游,又爱写游记,小本子上密密麻麻记了不少。
西江千户苗寨坐落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距雷山县城36公里,距黔东南州府凯里32公里。现有住户1468户,6000余人,苗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99.5%。这里是中国历史上苗族5次迁徙的聚居地,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为中国独有,是世界上最大的苗寨。近年来,西江景区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同时加强宣传力度,游客人数逐年上升,极大地促进了民族文化旅游蓬勃发展。西江千户苗寨先后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最佳民俗文化奖、最美原生态露天博物馆等,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西江千户苗寨。已是晚上8点多了,这样的安排正合我意。下车远眺,夜幕降临,山坡上千户苗寨的灯火通明,犹如一颗颗明珠点缀在黑夜中,闪烁着温馨的光芒。当晚,我们入住景区的悦来客栈。安排好住宿后,禾导带大家上街,观看苗寨的夜景。穿过一座风雨桥,步行一段路,我们上了观景台,在这里千户苗寨尽收眼底。对面山坡上,两座巨大的蜂巢般的苗寨建筑群落,高低错落,疏密相间。千万盏星灯亮起,星星点点,似银河灿烂,气势宏大。是人间还是仙景?令众多游客感叹不已!我想:那些灯火的后面,又曾演绎过多少悲欢离合,令人感动的故事呢?苗寨的夜景真美啊!
第二天清晨,公鸡清脆的打鸣声,在寨子里回旋。我与老伴被公鸡叫醒起床后,带上心爱的相机,到苗寨参观。根据本团安排,上午先自由活动,10点钟4号风雨桥集中。早上游人不多,我俩边游览边拍照。进入挂有大牛角的寨门,是一条有弯度的街道,足有6里之长,街面宽阔,青石铺路,干净整洁。路两侧枫树、槐树等嫩嫩的新叶,吐着翠绿,排立整齐,像是村寨的守护神。树的后面是各种各样的商店、饭店与旅馆。更令人叫绝的是街道的一旁,有一条潺潺流动的白水河。白水河是西江苗寨的母亲河,波光粼粼的河水清澈见底,由西向东缓缓地流淌着,欢快地越过弯曲的河床,越过寨子,将千户苗寨分隔成南北两片。9座气势雄伟的“风雨廊桥”横跨在白水河上,连接着南北寨子。整个西江苗寨,静静地坐落在群山的环抱中。
西江千户苗寨是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组成。四面环山,层峦叠嶂,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由于受耕地资源的限制,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地形特点,在半山坡上建造独具特色的木结构吊脚楼。千余户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层层叠叠,鳞次栉比,蔚为壮观。独具背靠青山,脚踏玉带,一水环流的风景,令人叹为观止!寨内的吊脚楼多为3层,基座以青石、卵石垒砌。一层圈养禽畜、储存肥料、存放农具等。二层是堂屋、卧室和厨房。堂屋外侧建有长廊,围有木栏,设有长凳。主要用于乘凉、休息和苗家姑娘在此刺绣,人称长廊木凳为“美人靠”。三层是储藏间,堆放谷物和其它生活用品。我发现,苗族居民的陈设简陋朴素,整洁大方。这些古老的建筑风格,熔铸着苗族人对生态环境、民族历史、社会生活、宗教信仰、美学观念和空间力学的理解,是中华远古民居建筑的活化石。
风雨桥是西江千户苗寨的重要建筑之一,一来方便生活在河两岸的人们,二来苗家讲究风雨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在流经村寨约3公里的河道上,建有9座风雨桥。过去由于是木质结构,几经修复又被洪水冲毁。2008年,用新型材料重建了5座,使得抵御洪水的能力大大增加。这些风雨桥造型美观,命名各异。其中有两座比较奇特:一座叫“僦(jiù)岽(dōng)乧(dǒu)”,意思是这里是学习文化的地方,提倡和希望对下一代文化教育的重视。桥的一头正对着苗寨中学。另一座桥叫“僦哟妃”,是青年男女约会、谈情说爱的地方。站在桥上,望着潺潺流水,我想起了电影《芦笙恋歌》中的插曲:“阿哥阿妹情意长,好像流水日夜响……”诗情画意,浪漫迷人。虽然描写的是拉祜族,但那美妙的芦笙是他们共同的乐器。
上午10点集中后,禾导带大家来到苗寨中心广场。苗寨歌舞每天上午与下午各有一场,都在宽阔的露天剧场举行。苗族青年男女穿着漂亮的服装,带着华丽的头饰,给游客们表演歌舞。他们对飞歌、奏芦笙、振响铃、唱情歌,边唱边跳,歌喉动听,舞姿优美。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你看,广场三面的看台上,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其中还有不少外国朋友呢!大家有的坐着,有的站着,观赏独具苗族风情的歌舞,感受苗族文化特有的韵味。我站在舞台侧面的看台上,倾听高亢的芦笙音律,欣赏苗族姑娘们曼妙婀娜的丰收舞、敬酒舞、锦鸡舞等独具特色的节目,无一不是西江苗族文化的精粹!漂亮的苗族女主持人,还特地请出了寨中的“银匠王”,为客人们表演压轴戏——独笙舞。看到“银匠王”随笙音起舞的豪放、洒脱,谁又能想到,这里苗族人的银饰,大角银、小角银、银冠等珍品,全都出自这一双双会舞动而又精巧的手啊!
看完中心广场的表演,我们穿过风雨桥,来到预订的“杏花苗家”酒店2楼用餐,品味苗族人家的“长桌宴”。作为苗家最隆重的待客礼仪,长桌宴通常用于接亲嫁女、满月酒以及村寨联谊宴请活动。不过现在已转化为商业经营,长桌宴也不再局限于传统了。姑娘们一边倒酒一边歌唱:欢迎你到苗寨来,醇香米酒迎接你……这里每张餐桌都是长方形的,里外共坐6个人。一行3张桌子,18个人,三行54个人。每张桌子中间一个火锅,每人一个红皮鸡蛋,主食大米。苗家的特色佳肴,以腌、烤、熏肉制品和山野菜居多,以甘、辣、酸为主味。吃惯了北方菜的我,偶尔尝到苗族菜肴,顿觉胃口大开,吃得津津有味。在就餐过程中,乐队的歌手们游走于长桌宴四周,载歌载舞。还不时地夹起盘中的肉块,塞进就坐游客的嘴中,有时拿着米酒给客人来个“高山流水”的饮酒法。他们面带笑容,与游客互动,令人捧腹大笑!
该走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西江千户苗寨。苗寨的吊脚楼鳞次栉比;苗寨的风雨桥造型美观;苗寨的夜景繁星灿烂;苗寨的长桌宴回味无穷;苗家人的表演赏心悦目……“以美丽回答一切,看西江知天下苗寨”余秋雨先生在这青山环抱的空间里,找到了人世界最精彩的汇集。苗寨的风情,令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