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清徐县采用“常态招、动态调、服务留、激励驻”4个办法招引高层次人才,实现一个村(社区)一名硕士研究生全覆盖,全力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撑。
导师帮带,推动学用转化。积极推行“3+X”导师帮带制,确定28名县级领导为思政导师,128名乡级干部为业务导师,“一对一”配备170名村社书记担任实践导师,将村致富能手、“两代表一委员”、有威望的老干部等群体纳入帮带导师库进行经验帮带。帮助到村(社区)任职研究生迅速掌握群众工作方法,进入“领头雁”的角色。
培训赋能,助力乡村振兴。为提高“领头雁”队伍的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将到村(社区)任职研究生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重点内容,常态化组织“领头雁”培训,采用“线上+线下”授课、现场教学、实地观摩、交流分享等各类形式,确保每人每年参加县级以上集中培训不少于12天或90个学时。
考核评价,抓实队伍建设。出台《清徐县招聘到村(社区)任职研究生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对到村(社区)任职研究生进行精细化考核。采取“日志跟踪+交流跟踪+考核跟踪”三结合模式,定期召开全县高层次人才座谈会,向乡镇党委述职、向村“两委”述职,群众评议、村“两委”评价、乡镇党委结合日常积分制考核评定等方式对到村(社区)任职研究生进行管理,确保人到村、沉到村、心到村。本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