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民
2024年的暮秋初冬,龙年即将画上句号之时,沁州大地却奏响了一曲生命的坚韧与希望的赞歌。这是一段关于傲霜谷的传奇故事,它在旱地上书写了一段丰收的奇迹。
龙年的春末夏初,沁州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干旱。连续数月的无雨,使得大地如同干渴的喉咙,迫切地期待着甘霖的滋润。数千亩沁州黄谷田在干旱的肆虐下无法播种,农民们的脸上写满了无奈与焦虑。尽管政府倾尽全力,开启财政大门,加大补水抗旱力度,但仍有大片农田因百日旱情束手无策,只能默默承受命运的捉弄。
然而,命运似乎并未让这片土地一直沉沦。小暑初伏时,一场迟来的雨终于降临。但此时,种谷子为时已晚。正当人们以为这一季将颗粒无收时,我与我的旱作谷子团队带来了希望——傲霜谷。这种新研发的谷种,仿佛是大自然赐予的礼物,为这片干渴的土地带来了新的生机。
沁州霍沟村,一个海拔1100米的山坡地,红壤土肥沃而无需化肥,正是傲霜谷理想的家园。在雨后的7月18日,农历六月十三初伏第四天,我们在这里播种了10亩傲霜谷。我们采用了先进的渗水地膜机穴播高密度种植法,期待着秋天的丰收。
按照传统农时,沁州农谷一般于5月到6月播种,9月底开镰收割,生长期约130天。但傲霜谷却打破了这一常规。在9月28日沁州谷子开镰节那天,傲霜谷正旺盛生长,处于灌浆初期。它仿佛在告诉世人,它有着与众不同的生长节奏和生命力。
随着秋分的到来,天气逐渐转凉,大秋作物纷纷叶落黄。然而,傲霜谷却依然青枝绿叶,黄黄的沉甸甸的谷穗儿笑弯了腰。它经历了秋分尾寒露头的初霜冻、寒露的霜冻以及霜降的严寒,却依然坚韧不拔地生长着。在10月31日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傲霜谷已经处于成熟期,测产达到了375公斤,这标志着它真的向上苍借到了35天的生长时间。
11月7日,农历立冬日,傲霜谷的茎秆依然青青,叶子半黄,白谷黄米饱满香。实测亩产达到了惊人的525公斤,而且绿色茎秆中的含糖量居然高达14.7%!这一数据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惊叹和赞美。傲霜谷不仅抗旱抗冻,还能持续到立冬节令灌浆完熟,真真切切地借到了晚秋初冬的四十天!
在立冬当天的品米会上,蜜蜂助威,各方喝彩。傲霜谷以其卓越的品质和口感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认可。它不仅避旱增产,让旱地谷子产量翻倍,更以其独特的秋雨两用冬米特性成为了人们心中的香米。
这场关于傲霜谷的传奇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坚韧和希望。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地生长,在挑战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傲霜谷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人们智慧和努力的结晶。它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希望,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