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鸿
数字经济浪潮翻涌,流量成了乡村振兴的助力要素。马峪乡创新运用抖音数字化平台,将手机变成新农具,直播变为新农活,聚焦乡村人、货、景,迈出了共同致富新步伐。
新时代有“新农活”,“新农活”需“新农具”。马峪乡“新农人”在农闲之余,放下锄头,拿起手机,拍短视频、直播带货、推介促销……用“新农具”干起“新农活”,让家乡好物迅速“出圈”,耕出了新时代农民致富路。这种新模式拓宽了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走出一条乡村发展的新路径,值得推广。
大数据、互联网扑面而来,时下的农具,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铁锨、镢头,还有遥感监测系统、智慧农机、电商平台等。善用“新农具”,干好“新农活”,不仅能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把“流量”变成“销量”,迅速为农特产品打开市场销路,真正做到产销两旺,让乡村振兴道路越走越宽。
过去,由于信息不对称、物流不便利,许多优质农产品难以走出乡村,农民增收面临瓶颈。现在,用好“新农具”,借助新平台,农民可以直接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消费者,展示自己的优质产品,降低了销售成本,拓宽了销售渠道,有效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增加了销售量。“新农具”促进了农业技术的普及与创新。不少三农创作者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更加便捷高效的渠道,向农民传授最新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一些农民还可以通过网格平台分享自己的生产经验和创新成果。这种方式打破了地域限制,增强了互动性,使先进技术和经验能迅速传播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不断推动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新农具”激发了农村青年的创业热情。许多会使用“新农具”的年轻人返回家乡,利用互联网思维,围绕乡村旅游、民俗文化、特色农产品等领域创业,缓解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为农村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机遇。
用好“新农具”,走出致富路。“新农人”要掌握更多“新农具”,在乡村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