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清徐*要闻总第4201期 >2024-11-13编印

央媒看清徐
央媒聚焦清徐能源转型
刊发日期:2024-11-13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本报讯11月6日,《光明日报》刊登的《山西:能源转型阔步逐“绿”》一文中,报道了清徐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区在能源转型与低碳改造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报道称,一块煤,在清徐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区将如何变身?
  在一座7.65米顶装焦炉前,上千摄氏度的焦炭从装车进入干熄焦炉再归位,不到10分钟就有了焦炉煤气。作为炼焦过程的副产品,焦炉煤气曾是令焦化企业头疼的“包袱”,从前会直接燃烧排空——俗称“点天灯”,由此带来大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而今,园区的焦炉煤气以每小时20万立方米的处理速度,开启变身之旅!
  报道表述,“从焦炉里边出来的焦炉煤气经过净化系统处理,再通过压缩机,大概15分钟就可直接变成甲醇了。”山西梗阳新能源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贵宝介绍。
  焦炉煤气中大约56%是氢气,可以进行氢气提纯,相比电解水制氢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在当地的一个能源加氢站,每12小时就有1吨氢气入站,可满足近100台氢能车能源供应。当地算了一笔账:园区1100万吨焦煤产生的焦炉煤气如果全部用于提取氢气,每年大约可副产26亿至28亿标准立方米的氢气,按氢气市场价约每吨2万元计算,与原来的回收利用方式相比,价值提高了20倍。
  作为煤炭资源大省,山西意识到,除了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增量,还要对煤炭及其上下游产业进行存量的低碳改造,将每一块煤“吃干榨净”。本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