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文化*生活总第4194期 >2024-10-28编印

丝竹盈耳乐陶陶
刊发日期:2024-10-2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康广宁
  在人生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时刻如同璀璨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平凡的日子里,不仅有柴米油盐的琐碎,更应有丝竹之音的温馨与陪伴。当岁月的车轮缓缓驶过,我们欢度了2024年的重阳节,这个属于老年人的节日。
  在这样一个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季节里,清徐清韵葫芦丝队在锦江大酒店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联欢会。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聚会,更是一次心灵的盛宴,一次对生命美好的颂歌。六十多位队员身着节日的盛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用音乐编织着欢乐,用舞蹈诠释着生命的活力。
  舞台上的灯光柔和而温暖,红蓝相间的旗袍在灯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葫芦丝队的成员们,用那悠扬的声音,传递着节日的祝福,也诉说着对生活的热爱。他们的演奏,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仙境,那里只有音乐与欢乐,只有对生命美好的无限向往。
  冯老师和白老师的开场白,更是将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他们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老年人的尊重与祝福,也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在他们的引领下,联欢会正式拉开帷幕,一曲曲悠扬的葫芦丝乐曲,一段段欢快的舞蹈,将现场的氛围渲染得热烈而温馨。
  节目单上的每一个节目都精心编排,既有传统的葫芦丝独奏、合奏,也有现代的歌伴舞、电吹管演奏。队员们用心演绎着每一个音符,用情舞动着每一个节拍。他们的表演,不仅展示了精湛的技艺,更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女士们身着迷彩服,英姿飒爽,展现了中华儿女多奇志的风采。她们不仅是舞台上的表演者,更是生活中勇敢前行的战士。红衣女士苏彩莲的笑容温暖而灿烂,她用手机记录下了这个难忘的瞬间,仿佛在告诉每一个人:无论年龄多大,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老年女性们身穿华丽的衣服,面带微笑地跳着舞,她们的心紧紧相连,共同分享着这份欢乐与温馨。穿着统一传统服装的女士们,红色上衣与裙子搭配得恰到好处,头饰更添几分民族风情,她们整齐地站在一起,宛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清韵葫芦丝队自2007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风雨历程。从最初的几个音乐爱好者,发展到现在拥有70多名成员的团队,其中年龄最大的已经89岁高龄,最小的也在50岁左右。他们分成了几个活动小组,每周一下午都会聚在一起,吹奏葫芦丝、电吹管,排练曲目,探讨技艺。这个团队不仅是一个音乐的殿堂,更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程宝英作为团队的领头人,为了葫芦丝队的成长与壮大,操心费力,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她的付出与努力,让葫芦丝队得以蓬勃发展,成为了一支在当地颇有影响力的团队。他们不仅参加县里、社区的各种公益活动,还下乡演出,唱红歌,将快乐与温暖送到农村乡下。
  舞蹈《娥嫚》的演绎,让人们看到了团队成员们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她们身穿民族服饰,笑容里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一次跳跃,都是对生命的礼赞;每一次旋转,都是对岁月的致敬。
  身穿粉色衣服的女同胞们围在一起,她们的声音汇聚成一首和谐的交响曲,温暖了整个世界。她们的每一个笑容都散发着自信与优雅,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变得格外温柔。葫芦丝演奏团队用一曲曲动人心弦的旋律,赢得了观众席上阵阵掌声。那是对她们辛勤付出的最好肯定,也是对她们艺术追求的崇高赞誉。
  在葫芦丝队里,没有年龄的界限,没有身份的差异。大家因为共同的爱好而聚在一起,彼此间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他们相互扶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吹奏的道路上携手前行。岁月如歌,一路芳华。他们用丝竹诠释了生命的活力与精彩,用彼此之间的关心与爱心书写出了一段关于友情与关爱的美好故事。
  大部分老年人在退休之后,为了摆脱孤独与忧愁,选择参加各种社会团体。有的人选择了保健品店,有的练起了武术,有的跳起了舞蹈,而一部分人则选择了音乐活动。清韵葫芦丝队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温情的团队,它如同一首绵长的歌,旋律中自带希望与温存。在这里,老年兄弟姐妹们找到了家的感觉,也找到了知音与伙伴。
  老梁身穿民族服饰,头戴花帽,手持葫芦丝乐器,正在表演独奏曲目《月光下的凤尾竹》。他的神情专注而投入,仿佛置身于音乐的世界之中。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也让人体会到了岁月的静好。
  葫芦丝队的成员们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们对艺术的追求却从未减退。每当拿起乐器,听到那熟悉的旋律,每一个人都会精神焕发、活力四射。他们不单单是在演奏,更是在传递一种精神、一种风采、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求索。
  感恩有你,清韵葫芦丝队。你是一个火热的团队,让队员们学会了如何面对生活、面对大家、如何珍惜眼前人。你是一所学校,让队员们从陌生的五线谱到熟练的节奏、旋律,从一无所知变得头头是道。你更像是一个家庭,让队员们感受到了温暖与关爱,无论岁月怎样变迁,都能在自己的舞台上活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