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文化*生活总第4194期 >2024-10-28编印

天堂南山·梦幻竹海
——溧阳南山竹海游记
刊发日期:2024-10-2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韩玉林
  南山竹海景区位于江苏省溧阳市戴埠镇,地处苏浙皖3省交界处,是鸡鸣3省之地。因景区在江苏省最南端,是溧阳的南部丘陵山区,故称之为南山。南山景区以竹文化和寿文化为主题,坐拥3.5万亩翠竹。景区内分为5大功能区,分别为:静湖娱乐区、寿文化区、历史文化区、登山游览区以及休闲服务区。这里青山秀美,竹海壮阔,静湖清澈,独显青山绿水之诗意和神韵,是一处风景如画的风雅之地,故有“天堂南山·梦幻竹海”的美誉,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23年3月24日,我们一行52人乘坐全新大巴车,在小丁导游的带领下,来到了溧阳市南山竹海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前方的大型“扇子”,这把扇子素有“天下第一扇”之称,它不仅是南山竹海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也是游客出入景区的重要通道。整个扇面都是由竹片粘贴而成的,扇面上“南山竹海”4个大字,是在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笔锋中临摹而出的。扇子的另一面绘有一些竹子的图案和郑板桥的:“谁家新笋破新泥,昨夜春风到竹西。借问竹西何限竹,万竿转眼上云梯”的诗。
  从大门到景点,上下路段为2公里。我们乘景区的观光小火车前往,这样既欣赏了沿途竹景,又可节省体力,行驶8分钟便到达寿星广场。这是一处以寿文化为主题的长寿文化区,通过寿文化来引申南山竹海的文化内涵,喻示着寿比南山的美好祝福。笑容可掬、慈眉善目的老寿星是寿星广场的标志性建筑,他的头部高12.8米,是由纯铜制作而成的,而身体则是整个山坡,被称为中国第一寿星。在老寿星的前面放着一个大香炉,供游人请香祈福。老寿星后面的墙壁上,共有大大小小68种不同字体的寿字。据说,景区内共有100种不同字体的寿字,其余的31种寿字在山上的石块上能找到。剩下的一个寿字呢?在景区是找不到的,因为它在每个人的心中。寿星广场周围,有3只猴子叠罗汉而形成灯座,一猴掩耳,一猴蒙眼,一猴捂嘴。寓意“不听、不看、不说”,表现出超然处世的思想境界,人生长乐也不过如此。
  游览南山竹海的精华在于登山。登山的路线有两条:一条是乘坐从奥地利进口的地面缆车,上山游览鸡鸣村、竹文化馆、熊猫馆、黄金桥。二是攀登海拔508米的吴越弟一峰,可以选择乘坐索道缆车或者徒步登山。两条路线的出发地都在寿星广场,我们选择了徒步攀登吴越弟一峰。一来可以边爬山,边沿途观赏自然和人文景观;二来可以达到健身和磨练意志的目的。近年来,我与老伴旅游时,爬过很多山,如黄山、庐山、三清山、峨眉山、雁荡山、梵净山等,那么险峻的山峰,都被我们征服过,这座小山,不在话下。一进入竹海,就像进入了醉人的仙境。只见登山道两侧一根根笔直的竹干高耸挺拔,竹叶青翠欲滴。当你漫步在竹海中,才能真正体验到“竹径深深通幽处,游人自在画中游”的意境。竹子们依山傍水,千姿百态,似远似近,若明若暗,各色的绿融合得完美而精致,宛若行走在印象派画家的笔下。竹林中偶尔还有优雅别致的亭台,或形态各异的竹木小屋,在一片竹海中显得古朴典雅。
  竹影婆娑中,不时有一个个鲜红的寿字刻在褐色的岩石上。登山道左侧,景区别出心裁地设置了“寿称石”景观。随石阶而上,移步一岁,寓意登高增寿,感悟人生,探寻养生长寿之路。这座山的最高峰叫石门尖,海拔508米,称为吴越弟一峰。为什么用“弟一”而不是“第一”呢?开始我以为是错别字,问丁导。他告诉我,因为它的高度不是吴越最高的,所以只能称为弟一峰。这里的山海拔虽然不是很高,但是攀登起来还是比较吃力。山道过半后,登山台阶变得越来越陡,每向上十几步,就会气喘吁吁,要停下来稍作休整。50分钟后,我们来到了望月亭。亭前有个观景平台,站在这里,山顶上的缆车站和最高峰石门尖,已近在眼前。放眼望去,竹林环绕,翠竹密布,铺天盖地,茫茫竹海一直延伸到天的尽头。景色真美呀!
  南山竹海所在区域,自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历史文化区附近的竹林中,忽隐忽现的一些断壁残垣的遗址,有梅花墩、烽火台、营房等。景区东南方向的竹林间,有一条修建于数百年前,总长度约有1.5公里的古官道。沿着这条古官道翻越过同官岭,就到了安徽的广德境内。相传,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后南下避难,曾从此小道通过。后来一部分陪同的官员,见此地风景绝佳,空气清新,便定居在山岭附近。因曾同朝为官,故将此岭起名为同官岭。此传说,给这个地方蒙上了一层传奇而神秘的色彩。
  竹子是南方常见的植物,易于栽培,生命力顽强,用途广泛。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雅士就对竹子情有独钟,把它列入四君子(梅花、兰花、翠竹、菊花)之一。宋代诗人苏轼咏竹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更是把古人对竹子的偏爱,表现得淋漓尽致。景区设立了全面展示竹文化的竹文园,让人佩服的是竹文园设计者构思之精巧,中国竹文化之精髓,在此得以充分诠释。竹文园共分为竹之品、竹之用、竹之境3大展馆,其间展示了丰富的竹寿文化。从新近出土的古代竹纹器皿,至历代爱竹文人留世的墨宝;从美观靓丽的笋衣山水画,至实用的竹纤维毛巾;从本地出产的毛竹、箭竹,到世界各地最粗、最细、最珍稀的不同类型的竹品种。无论是否与南山有关,只要是和竹有关的历史、文化乃至竹的各种用具,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我们沿着蜿蜒的步道下山,半小时后来到静湖边。只见两山夹峙之间,由山涧溪水和天然雨水汇集而成一湾碧水,造就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静湖”。放眼望去,如明镜一般镶嵌于山中的湖水,犹如一块绿色的绸缎。静湖与绵延的竹海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云峰相伴,山水相映,风光旖旎,景色迷人的风景画。我们来到湖边的观景台上,堤上耸立着一块石碑,上有“南山竹海”4个大字,游人在此纷纷拍照留念。我与老伴也急忙用相机,拍下这美好的景色。湖面上飘荡着数只竹筏,波纹荡漾,缓缓四散开来,让宁静端庄的静湖,露出她妩媚迷人的一面。正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享受乘竹筏畅游静湖。
  南山竹海因人工雕琢较少,山清水秀的自然条件,给人一种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感觉。如果你在喧嚣的城市中待久了,想换个清净舒适的自然环境,放飞一下心灵,那么这里的一片宁静雅致的生态乐土,或许就是最好的选择。笔者这次溧阳南山竹海游,感受最多的就是:此地空气沁人心脾,竹海名副其实。不过也有一些遗憾,没有参观鸡鸣村、熊猫馆、黄金桥,没有泡御水温泉。也许,这就是所谓的遗憾之美吧!因为留有遗憾才有下次的向往,才有下次的追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