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旺芝
和秋天一起到来的,是又一年的开学季。晨练回家的路上,看到不少孩子们穿着新衣服、背着新书包,欢天喜地地拉着妈妈的手,蹦蹦跳跳地去学校。望着他们渐渐走远的背影,不由得想起了60多年前,我第一次上学的情景。
那是1957年,我满7周岁了,准备入学。当时我家住在西山脚下的南寒村,学校就叫南寒村小学。在开学的前几天,妈妈就找出做衣服剩下的布头,手工给我缝了一个蓝色的书包。她还找了一小块红布,剪成五角星形状,细针密线地缝在书包正中,书包一下子显得很漂亮。我心里非常高兴,不时地背起空书包,在地上走来走去,期盼着开学的那一天早点来到。
9月1日上午,爸爸上班去了,妈妈舀了一勺白面,给我烙了一张两面金黄的饼子。与往常不同的是,她先用筷子在饼子上扎了7个小孔,又把筷子反过来,用方头的这边在饼子上扎了8个小洞洞。我好奇地看着这个被扎得七孔八眼的饼子,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妈妈微笑着对我说:“这是记性火烧。七窟窿子八眼眼,我娃吃了多长记性,好好念书,长大了当个好老师。”妈妈没有上过学,在她的心目中,老师就是最崇高的职业。
10年前,我的小外孙上一年级时,我突然想起了这件往事。开学日的中午,我也照葫芦画瓢地给他烙了一个饼子,还在里面包上红糖馅。饼子烤好后,我依样用筷子头在上面戳了七圆八方的15个眼儿。家人见了说:“你怎么把饼子扎得乱七八糟呀?看,红糖馅都流出来了。”我跟他们说起这段记忆,这下,一家子都说,那赶快让孩儿吃了吧,吃了好好学习。
一晃又是多年过去了,小外孙已经长得一米八多,明年就要参加高考了。那天问起来,他已经不记得当初全家人看着他吃记性火烧的事情。但他理解了我的意思:记性火烧寄托着长辈对孩子最美好的期盼和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