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最美*清徐总第4187期 >2024-10-11编印

国庆余味:留记乡愁的“大锅面”
刊发日期:2024-10-1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牛丽荣
  国庆假期虽已悄然落幕,但作为清徐本地人,我心中那份对家乡的眷恋却因那一锅热气腾腾的刀削面而愈发浓厚。在清源水城这座古老与现代交织的小城里,那碗刀削面不仅承载着山西美食文化的独特韵味,更是我对家乡深情厚谊的缩影,是我乡愁的留记。
  回首刚刚过去的国庆节,10月2日那天,我亲身经历的大锅面盛景至今历历在目,仿佛就在眼前。这一天,清源水城在金色阳光的照耀下,宛如一幅温馨的水墨画,静谧而美好。在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小城里,一场以“水城秋韵,美食盛宴”为主题的国庆活动,不仅吸引了无数外地食客的目光,也让我这个本地人深感自豪。而那“百人削面,万人品尝”的大锅饭活动,更是将这份热闹与欢聚推向了高潮,也让我对家乡的刀削面有了更深的情感寄托。
  犹记这天清晨,微凉中带着几分惬意,我漫步在清源水城的春光里名品商业街,这里早已人声鼎沸。长队蜿蜒,食客们慕名而来,只为品尝那一碗满载乡愁与地方风味的刀削面。“我早上七点就和妈妈来到这里了,早饭都没吃,好期待这碗刀削面呀!”来自南城实验小学的王文馨小朋友排在队伍中高兴地说着。“这活动真好,有的吃有的玩,景色还这么美,我活了八十了,还是头一次见外国人呢!不知道他们能不能耍得了咱们的这双筷子……”从长头村和儿女们一道来的孟大爷看着也在排队的外国友人说道。
  上午十点,县领导宣布:“水城秋韵,美食盛宴”——清源水城美食季开幕!活动中心,一口直径4米的大锅旁边,百位厨师无不身怀令人惊叹的娴熟技艺,只见他们有的左手稳稳地托着一块光滑圆润的面团,右手如拉小提琴般上下挥动着;有的师傅头顶面团,双手持刀轮番削着面;还有的师傅左手托着长条面板,上面放着重达十斤的长条面团,右手拿着勾刀,近半米长的面条簌簌落下。高手云集展绝技,百人削面绘传奇。真真地上演了“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的绝美景观。
  在那充满中国传统美食氛围的画面中,意外之喜悄然降临。多位来吃面的法国艺术家被这欢乐的场面所感染,纷纷拿出乐器,奏响了别样的旋律。悠扬的乐声在空气中流淌,与刀削面的腾腾热气交织在一起。那是来自异国的音符,却在这一刻与中国的国庆之喜完美融合。本就欢腾如潮的热闹,因这突如其来的乐器演奏,更增添了一抹国际化的色彩。
  在那婉转悠扬的法国民谣声中,千万条面条在沸腾汤水中也随之舞动、舒展,渐渐变得劲道十足。面熟后,师傅们盛出面条,细细看去,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再加上清徐独有的醇厚酸香的陈醋,香浓的肉臊子、西红柿酱等多种调味料,一碗色香味俱佳的刀削面就呈现在眼前。“Very good,It′s delicious!”来自法国的年轻表演者不太适应地拿着筷子边吃边赞。“这味道好极了,就像是昨夜在人民广场看到的那场绚烂的焰火,刺激着每一个味蕾,让人陶醉,比饭店做得都好吃,可能和环境也有关,这儿太美了,我们这一趟可真是不虚此行呀!”从河北携一家老小来清徐过节的武先生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据承办本次活动的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包括厨师、帮厨、后勤等人员,他们专门配备了两百余人来现场参与制作这次的大锅饭,每天至少准备四百斤左右的面粉,每碗面配二两肉,每天至少能供应七八百名游客免费品尝。
  国庆假期虽已过去,但那一锅面、那些人、那份情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那一碗碗刀削面不仅满足了我的味蕾,更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清徐人的自豪与幸福。每一口面条都凝聚着厨师们的匠心独运和对传统工艺的坚守与传承,那是对美食的敬畏与热爱,更是对这座城市独有的温情与韵味的诠释。
  如今,国庆假期已成往事,但清源水城的那锅面、那份情却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每当回想起那个热闹的场景、那碗美味的刀削面,我的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对清源水城的眷恋、对山西美食的热爱、更是对那份热烈又绵长的情意的挚爱。这份乡愁的留记,将伴随着我走过未来的岁月,成为我心中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