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文化*生活总第4185期 >2024-09-30编印

外婆的智慧
刊发日期:2024-09-3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孟涛
  外婆读书不多,但她很有智慧。
  我的童年几乎是和外婆一起度过的。我很爱夏天,准确来说,我很爱童年的夏天。童年的那个院子浮现在梦里,院里的枣树伸展开来,撑起一片高远的天空。我坐在秋千上,看夜晚的星河独自流动,外婆在柴火旁呢喃着琐事,这一幅甘甜画卷时常萦绕在我长大后的梦里,蓦然回首,发现那些年华里的小忧愁,全部被外婆的西红柿炒鸡蛋,醋溜土豆丝逐渐消融。
  盛夏的末尾,爸妈接我回家,外婆送了我一程又一程,村庄斑驳树影散落在她身上,她和我挥别的手臂迟迟不肯落下。好像也总是在傍晚离家,夏日蝉鸣聒噪划破我的哭声,在远去的视线里,外婆和郁郁葱葱的田野融为一体,越来越小,直至消失不见。
  在这个世界上,我会忘掉无关紧要的东西,也忘掉嗜爱如命的东西,但外婆的记忆力却异常的好,我身体的各个特征,生活习性早已深深镌刻在外婆的脑子里。成年后,回去探望外婆,茶几上的零嘴,童年喜欢的菜肴,电视上闪烁的频道似乎都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光流逝,我的口味和习性随着我的阅历发生了变化,但她给我准备的所有东西我都会欣然接受,我保护着她带给我的小确幸,如同外婆童年守护着我肆意成长。岁月催促,陪伴外婆的机会越来越少,偶尔地陪伴,她也会欣喜好久,冰箱里满是期盼,门口的守望,姿势换了再换。我知时间正在无情地拖拽她远去,却只能紧握她的手,任凭眼睛蒙雾。
  外婆是个极其乐观热情的人,路上不管遇到大人小孩,她总是满脸笑容地先打招呼,有时遇到大娘婶子,还要拉着手在墙根唠一会儿。小时候,时不时会有要饭的在大门口喊:“家里有人吗?”每次外婆都会把碗里装得满满当当,再倒一碗水送过去,还坐在门槛上与人拉一会儿家常,年老的就叹惋一番,年轻的就劝人家去找活干,说:“活总是会有的。”
  外婆没有读过多少书,可是艰难岁月给予她的人生感受,让她的话饱含着朴素而智慧的人生道理,透出的人性光辉,也滋养着孩子和后人。外婆自己在“苦水里”生活,却见不得苦人。在那个极其艰难的岁月,每次看到讨饭的人,外婆都不会让他空着手从自家门前走开。外婆说:“不到不得已,谁愿意出来要饭呢。都有过不去的坎,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吧。”村里谁家有重活、粗活,外婆就打发孩子们去帮忙,外婆总说“人家帮过咱们,咱不能忘了;人家没帮过咱们,以后说不定要找人家帮忙的。帮人就是帮自己呀。”
  满头银丝遗留下时光烙下的印记,双鬓斑白展现着不可忽略的年轮。我记忆里那个曾经傲娇的老太太她好像真得老了。她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发呆,她也总是跟我说她腿脚不利索了,人是最经不起回忆的,那些陈年旧事的记忆里藏有太多美好。出门前的千叮咛万嘱咐,藏往衣服兜里的纸币,囤放起来的水果,回家后满桌的饭菜……这些回忆如同时光机一样,记录着隔辈亲的小美好。
  我不喜欢书店,喜欢村庄的田野。我不爱读百科全书,爱听外婆怪力乱神的故事,我的童年属于外婆家,我对世界原始的认知来自于外婆,很片面,甚至迷信,但浪漫。外婆的碎碎念念温柔了我的岁岁年年。走过许多路,看过许多风景,最想她的牵挂,一直铭记着她给予我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