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综合*新闻总第4179期 >2024-09-11编印

集义乡:减负减重轻上阵 实干赋能显担当
刊发日期:2024-09-1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今年以来,集义乡把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作为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政治任务,坚持减负和赋能同向发力,切实为村级组织减负、松绑、赋能。
  在“赋能”上持续用力,让基层“兵强马壮”
  强化组织建设。注重人才管理和培养,整合包村干部、村“两委”和到村任职研究生“三支队伍”,形成“包村干部入村指导+村书记具体负责+研究生协助支持”的工作格局,实现“三支队伍一支指挥棒”。
  抓好头雁培育。通过“线上+线下”“集中+自学”“宣讲+培训”等多种方式,抓好教育培训工作。并严格落实星级化管理制度,按季度打分排名、按年度增星定级,形成“争星晋级”的良好氛围。
  储备后备人才。通过调研摸底、谈心谈话、分析研判等形式,形成“一村一策”,多措并举抓好后备力量储备工作,着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作用突出”的村级后备力量队伍。
  在“松绑”上精准发力,让工作“落到点上”
  精简会议活动。按照“能并则并、能减则减”的原则,精简工作会议,由“请上来”变为“沉下去”。大力发扬“四下基层”工作法,将干部们“派下去”、将问题“捞上来”、把矛盾“化解掉”。目前,村级干部月均参加会议减少3次,入村次数增加5次。
  规范机构牌子。规范悬挂村党组织、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4块标识牌和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块标识,并及时清理了各类阶段性、临时性标识牌,目前辖区内17个村都已整改完毕。
  减轻指尖负担。统计上报各站所已有的应用程序、微信工作群,并清理不必要的“僵尸”群组,减轻“指尖上的负担”。
  在“畅路”上悉心毕力,让各村“同治共美”
  在壮大集体经济上发力。积极探索村企联建发展模式,组建联合党委,发展连片设施农业,同时,建立“产、摘、游”为一体的农商旅基地,推动农商旅融合发展。目前,联建党组织大棚主体已经建设完成。建成后预计可为三个村增收18万元,带动周边4个村100余户农户实现就业增收。
  在联系服务群众上发力。推行在职党员报到制度,机关党员49人全部包联到村,通过“入户走访+结对服务”的形式,将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群众身边。
  在软弱涣散整顿上发力。通过“四抓”,即抓班子带队伍、抓产业促发展、抓治理优环境、抓民生解诉求,对存在问题进行全面整改,全力实现从“软弱涣散”到“凝心聚力”的蜕变。本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