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龙民
小敔把手一拍, 笑了说:“对呀,是四个十,八个头,而且,其中有水流不走, 我光是考虑四十八个头, 没注意下面的话, 再说,春秋时期实行井田制, 不就是八家为一井吗?唔,照这样,上一个谜我也能猜出来,一定是……”
忽听有人咳嗽一声,把我俩吓了一跳,原来是陶逢春,他说:“听说老马不在,来和主任闲坐,你们是不是在开会?”
小敔说:“我们正讨论七出祁山的事,你就来了。”
站起来进屋拿出一个茶缸,放在石桌上,一边倒水,一边笑着说:“现在,会议由你主持吧。”
陶逢春也笑了,坐在石凳上说:“你俩是领导,我当群众的岂能反过来领导你俩?”
小敔说:“说起领导,我俩倒应称呼你一声前辈。可你放的领导不做,偏偏要做群众。”
陶逢春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我连自己的主也做不了,所以就将一本治国安民策,换做一部种桃书。”
小敔说:“明朝有个叫慧……慧什么的和尚说, 现在做官的都是讨债的。并解释说,朱元璋打天下和初坐天下时,跟着他做官的吃了许多的苦,担了许多惊怕,费了许多心力,到头来大都没什么好结果,是国家辜负了当官的,所以说当时的官是还债的。后来的官,俸禄越来越高,衣食住行的条件是越来越好,多少好受用,可做了几件好事?光争享受,不做工作,以至贪赃枉法,一股劲地捞钱聚财,玩来玩去,把个大明朝玩掉。所以说,后来的官是讨债的。鲁迅先生评论说,无论什么局面,当开创之际,必靠许多还债的,创业既定,必发生许多讨债的。讨债者发生迟,局面好,发生早,局面糟,与还债的同时发生,局面也就完了。这两个人可谓打中了官场变化的要害。”
陶逢春说:“鲁迅先生是借和尚的话,来讽刺国民党的官僚腐败。现在时代不同了,当干部的是为人民服务,当然不能追求享受,更不能贪赃枉法。”
小敔笑了说:“正因为这样,一些头脑奸猾的人就不想当干部了。或者想改变现状,做向党和人民讨债的鬼。”
陶逢春一楞,无言以对。
我心里埋怨小敔,说话一点也不讲分寸,弄得人脸上下不来,有什么意思呢?不过,小敔说的也符合事实。许多群众选出来的干部,死活不愿干,公社领导去做思想工作,三番五次白天黑夜,苦口婆心唇焦舌敝,好容易连哄带劝的上了马,说不定什么时候,又撂下担子。为什么呢?当干部有权,也很辛苦,得罪人,出力不讨好,麻烦也多,所以,有些人很有能力,群众也拥护,却不愿当干部。能否在各大队建成一个比较稳定的领导班子,这是公社很重要也很缠手的一项工作内容。(未完待续)
长篇小说连载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