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爱在*清徐总第4143期 >2024-06-19编印

游清源水城有感
刊发日期:2024-06-1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牛惠斌
  站在市楼底下,东西南北四向仰望,呈现在眼前的是琳琅满目的各式特色美食风味招牌,在市楼的西北方位还搭建起一座智能科技梦幻舞台。要不是穿上新装又被精心打扮过的市楼和老爷庙这两个旧日的地标性建筑依然矗立在原来的地方,恐怕还真不敢把现在景象和我印象中的西关市楼西街联系起来。
  我是一个地道的清徐娃,从小就生活、生长在市楼与老爷庙之间的一处院落。出了院门东西两端分别是市楼和老爷庙。在我的记忆中,无论朝哪个方向走,街道总是坑坑洼洼,晚上也常常是黑灯瞎火,一旦遇到雨雪天气,街道更是泥泞不堪难以出行,所以整条街给人的感觉是狭窄且漫长。今天,我再次驻足于此,目之所及,无不为之动容,无不惊叹于眼前的景象,完全颠覆了我曾经的记忆。
  记得四年前,市楼周围的建筑开始大规模拆除,原来的老住户也都面临拆迁,听说要建一座清源水城,还要打造一条市楼水街。我想,当时除了极个别的决策者和顶层设计者能对四年以后的这里究竟是怎样的一番场景呈现了然于胸外,绝大多数人都是半信半疑的。四年过去了,如民所愿,一个美好愿景正次第蜕变为美好现实。那些曾经持怀疑、观望甚至是反对态度的人们正逐渐被眼前的变化征服着、感叹着,今天俨然又变成了美丽家乡的受益者和大美清徐的传播者。但凡在清源水城碰到亲朋好友或是原来的街坊邻居,无不喜形于色开心叙旧,无不盛赞家乡巨变,因为人们的幸福感、自豪感在这一刻、在这一地有了真真切切的具象表现。
  其实,令清徐家人们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还远不止此。如果时光往前穿越,2017年就是清徐的“蝶变”元年。路网规划、县城改造,发展定位、产业布局,环境整治、民生福祉……一个个重大项目的落地开花,一件件惠及百姓的民生实事,一件件阻碍发展的困境破解,一项项荣誉称号的接连取得,无不见证着清徐飞速发展的足迹。七年的攻城拔寨、七年的励精图治、七年的久久为功,换来的是一个崭新的清徐。一二三产协同推进,文商旅居整体跃升,如今,终于有了可以为家乡点赞的依托,也终于有了可以为大美清徐夸耀的资本。特别是五一假期清源水城的局部开城,更是成为了清源历史上的高光时刻。七年的精耕细作带给清徐的吸引力、美誉度在这一刻激情点燃,七年的战略擘画也在这一刻落地呈现。清源水城因水而生,因农面成,因工而兴,因商而旺。只有熟悉这里过去的人们才能深深感受到今天的不易。
  所有的昨天,已成历史,或辉煌,或苍凉;所有的今天,也将成为历史,或是丰碑,或被遗忘。清徐这七年的飞速发展,注定会成为清徐人民记忆深处的一段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历史见证。
  写到这里,内心真的为那些曾经生活在这里的故人,没有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的家乡、看到自己的家门口甚至是看到自家院子里发生的惊喜变化而深感惋惜!真的希望天地之间能有感应,这样,家乡的巨变就会告慰先人的在天之灵!逝者已去,吾辈保重!唯有懂得感恩、珍惜才能获得更多幸福、快乐。
  对家乡的变化,我的感受是真切的,感慨也是真挚的。虽然不能为家乡的发展变化做具体的事情,但我想把我的所感、所想写出来,想把美丽清徐介绍给每一个人。
  或许,我所谈的以上这些能代表一大部分与我有同感的人们的心声:那就是,真诚祝福清徐越来越好!真心祝愿家乡越来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