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新”聚力优环境聚动能
中科美锦淀粉基电容炭产业化项目用玉米淀粉做起大文章,经过一道道工序,玉米淀粉“摇身”变成了超级电容炭,实现了手机30秒充电,公交车充电一分钟便能续航10km。中国化学赛鼎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山西清徐相变储能材料项目,90秒可以将100℃的热水降至50℃左右,并保持数小时水温基本不变;插入储能板的马甲在室外高温环境下,能为身体提供清凉体感;温室大棚内加装储能材料,白天吸收多余热量,夜晚释放热量,节能又环保……在清徐经济开发区,越来越多的企业凭借创新技术引领行业风向,迸发出新质生产力的生机和活力。
去年,开发区转型项目投资完成22.78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94.5%;高新技术企业数达9家,同比增长28.6%;“四上”企业数达107家,同比增长20.2%。中科美锦1000吨淀粉基电容炭、三强煤基新材料等项目一期已建成投产,二期正在加紧建设。特别是围绕美锦能源这个全省首批10条重点产业链之一的氢能产业链“链主”企业,布局氢能重卡装备组装线及氢能展示中心项目,集氢能产业链全链条生产及展示、碳资产管理及交易、氢能产业大数据监控及运用于一体,并投运500台氢燃料电池重卡,在煤矿—焦化项目—铁路发运站之间进行短倒运输,示范应用效果进一步显现。
向“新”而行,向“高”而攀,清徐点燃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以“新”提质占发展新高地
在清徐通往太原南站的路上,穿行着一批特别的公交车,它们“吃”下的是氢气,排出的却是纯净的水,成为太原市绿色交通转型的一抹亮丽风景。这些公交由美锦能源生产并提供,发动机通过氢气和氧气结合产生电能,整个过程零碳、零污染,为市民带来了全新的出行体验。
在亚鑫厂区内,通过推广干熄焦发电、焦炉上升管余热回收等节能减排新技术,昔日厂区内吞云吐雾、遮天蔽日的湿熄焦场景以及黄烟滚滚、煤尘飞舞、气味刺鼻污染景象,一去不复返,实现了区域产能提升而排污总量不增反减的目标。
这些生动的例子,一起构成了清徐经济开发区传统产业在顺应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的趋势中,坚持以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为转型发展方向,延链补链实现生产组织模式变革和效率提升、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崭新画卷。
近年来,清徐经济开发区秉承“首尾相连、吃干榨净、循环利用”的发展思路,以1100万吨焦化所产煤焦油、焦炉煤气、粗苯等为基础,实现煤焦化工-基础化工-精细化工-日用化工持续延伸。煤焦油送至梗阳焦油深加工及炭材料装置,生产百万吨级碳基新材料产品。美锦和梗阳的焦炉煤气除自用外送至美锦工业高纯氢、LNG装置,亚鑫焦炉煤气送至甲醇联产合成氨装置,生产百万吨级新能源产品。焦化项目生产的粗苯送至潞安太化新材料园区,生产己内酰胺、己二酸、苯加氢、尼龙6、尼龙66等百万吨级化工新材料产品,实现项目间、企业间、产业间环环相扣、物尽其用。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过程,也是对既有传统产业从有到优的重塑过程。在这场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我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用新技术、新模式,为传统产业注入新动能,推进传统产业华丽转身,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
向“新”而行逐未来新赛道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发展的命题,也是改革的命题。近年来,我县牢固树立“一马当先抢抓项目、一鼓作气建设项目、一以贯之推进项目、一腔热忱服务项目”的理念,坚持“企业至上、服务第一”理念,优政策、活要素、稳预期,不断健全县级领导挂帅、部门包联推进、定期分析调度、巡回观摩督导等常态化工作机制,全过程全方位做好服务保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释放政策服务牵引力。聚焦梗阳新能源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经营难题,实施企业帮扶行动,助力尽快走出困境,并以点带面,完善入企上门帮扶服务机制,一企一专班、一项一专班,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链”,协调解决各类问题80余件,市场主体持续壮大,已达到458家,同比增长18%。同时,坚定“区内事区内办”理念,积极争取省市赋权,充分拓宽“容缺办理”“承诺办理”“全流程模拟”等便企服务创新性思路举措,坚决打通制约项目推进的堵点难点;推行涉企经营事项告知承诺方式,承诺制办理15件,实行承诺制项目达到50%以上;事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已全部完成,95%以上审批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全代办审批事项64件;完成9项区域评价,为3个项目出让了3宗682.91亩“标准地”,有力保障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
如今,一系列瞄准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布局、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为我县产业发展积蓄起最“硬核”支撑和底气。喜乘东风,踔厉奋发;向新而生,为质而强。我县扛牢绿色低碳发展的历史使命,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和机制改革,培育更具活力的创新业态,催生更多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重塑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