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广宁
心中的江南,如诗如画,一个布满诗情画意的“远方”。
今年的4月13日,由小女康荘带领着我与妻子荷青,乘高铁从南京出发去往苏州。
在中国,你可以不知道江苏,但你一定要知道苏州,它是中国地级城市的天花板。苏州的建都史比南京早500年。“红尘富贵风流地,小桥流水百姓家”,这句话就是对这座2500多年的古城最好的诠释。
游虎丘过寒山寺
苏轼有言在先:“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冲着苏东坡的这句话,我们来苏州的第一站就是游虎丘。
苏州虎丘山风景名胜区,5A级。主要风景有点头石、憨憨泉、虎丘剑池、真娘墓、试剑石等,而最为著名的为云岩寺塔及剑池。
高耸入云的云岩寺塔亦称虎丘塔,是中国第一斜塔。古朴雄奇,身斜影大,是苏州地标性建筑。剑池幽奇神秘,埋有吴王阖闾,这里风壑云泉,令人留连忘返。
虎丘花卉,历史悠久,天下闻名。尤其是香花,在虎丘栽植之历史已有千年之久。在游人如织的道路两旁,随时可见卖香花的妇女,这些花有茉莉花、白兰花、玳玳花,卖花女将花扎成各种花球、花束,又用麦杆编成小巧玲珑的“花茧”,内装白兰或玳玳花若干朵。吴侬软语,花香袭人,为虎丘又增添一景。
寒山寺在苏州城西闾门外的枫桥镇,如今这里早已不是姑苏城外,随着岁月的变迁,这里已经变成了店铺林立,车水马龙的繁华之地。
走进寒山寺,迎面而来的就是寒山寺的正殿,这个大殿横着是五间,纵着是四间、高有12.5米,非常雄伟。在殿露台中央,有炉台铜鼎,鼎的正面铸有“一本正经”四个大字,背面有“百炼成钢”四个大字。
这八个字有什么来历吗?“一本正经”不是说一个人很严肃吗?为什么会出现在寺庙的鼎上呢?原来,这里包含着一个宗教传说:有一次中国的僧人和道士起了纷争,较量看谁的经典耐得住火烧。佛教徒把《金刚经》放入铜鼎火中,经书竟然安然无损。为了颂赞这段往事,就在鼎上刻此八字来纪念,“一本正经”说的就是《金刚经》了。
看完这几个字,再抬头看,就会发现殿上高悬着一个“大雄宝殿”匾额,往里走,会看到殿内庭柱上悬挂着赵朴初撰书的楹联:“千余年佛土庄姑苏城外寒山寺;百八杵人心警悟阎浮夜半海潮音。”
在楹联中间,是高大的释迦牟尼佛的金身佛像,慈眉善目,神态安详。他的底座叫做须弥座,是用汉白玉雕琢砌筑的,非常晶莹洁白。此外,在殿上还有明代成化年间铸造的十八尊精铁鎏金罗汉像。这十八罗汉原来可不是寒山寺的,而是从佛教圣地五台山搬到这里的。
这些供奉的塑像,和其他寺庙里的差不多。但是,寒山寺的特别之处是它佛像背后的东西。
相传,寒山与拾得是文殊、普贤二位菩萨转世,后又被皇帝封为和合二仙,是祥和吉庆的象征。寒山与拾得喜欢吟诗唱偈,通俗易懂。世间有“家有寒山诗,胜汝看经卷”的说法。你看看下面的几句话,会若有所悟:
淡淡的风景里,看风轻轻地拂过,花开花落,日复一日,得到的、失去的、在乎的、忘掉的,都让它随风而去。
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轻了多少事。心灵的宽度不是你认识了多少人,而是你包容了多少人。做人如山,望万物,而容万物。做人似水,能进退,而知进退。
寒山问拾得,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却看他。
寒山寺还有一景,很值得一看,那就是张继的《枫桥夜泊》诗,被无数文人墨客写成书法作品,在此展现。
夜游苏州水城造访拙政园
不要怀疑苏州的夜生活,小桥流水可以夜游,楼台亭榭也可以夜游。夜幕降临时分,我们坐上了游船,更觉得这里的夜色比白天美上好几倍。
坐在游船画舫上,环顾江南灵土,仰望冥冥天空,风烟俱静,澄清的如同河中的这一汪清水。我们细细地品味着江南水乡的清秀,江南古镇的恬静,江南烟雨的浪漫,江南文杰的灵韵。
一路上穿过吴门桥、盘龙桥、玉龙桥、人民桥、月光桥、南苑桥、觅渡桥,每一座桥都流光溢彩,灯火阑珊,人影绰约,扑朔迷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苏州城大概有三百多座桥,本地的人戏称:“我过的桥比你们走的路都长。”
坐在游船上,听评弹演员演唱着《枫桥夜泊》《太湖美》等评弹曲目,虽然一句也听不懂,但是悠扬的曲调,激情的旋律还是觉得很好听。“今夜闻听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印象苏州,风是古风,水是遗韵,满目盛况,古意绵长。无愧于“真山真水园中城,科技人文新天堂”的美誉。
一说到苏州,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大大小小的园林。因为这里是园林之城,集结了江南所有的胜景,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皆有诗意。漫漫浮生中于此处偷得半日清闲,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享受。
拙政园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5A级旅游景区。
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1509年),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而还乡,以大弘寺址拓建为园,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古木参天。拙政园的园名是据西晋潘岳的《闲居赋》中“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缩写而成的,意思是隐退林泉,不问政治。
以拙政园为代表的苏州园林,处处是充满诗情画意的青山绿水,时时洋溢着温情脉脉的家庭气氛,全园体现了淡泊明志的人生哲理,正是古人们苦苦追求的“人间天堂”,让我们这些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现代人好不羡慕!
游狮子林品亲情与美食
苏州狮子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典私家园林,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园林路23号。狮子林的名字来源于园内众多形态各异的石峰,这些石峰形似狮子,故得名“狮子林”。
清乾隆皇帝曾六次到狮子林游玩,还亲笔题写了“真趣”二字。
狮子林以假山闻名于世,可以称得上是“咫尺山林”,狮子林最有名的是窗子,所有的楼堂馆所里,都由窗子来画龙点晴。
狮子林里亦真亦幻的假山,清脆悦耳的泉瀑,香色态俱佳的花木,使山石、建筑、树木融为一体,绝对值得一去。
如果你想真正领略一下姑苏风情,总少不了要坐上游船晃游一圈。从狮子林出来,顺便坐上了平江河小游船。
我与苏州缘份匪浅,我有一个妹妹康建华一家就住在苏州,还有一个弟弟康建飞近期也在苏州居住,正在服侍刚刚出生的小孙女。
4月13日中午,我在苏州的洋洋中餐馆见到了弟弟康建飞、弟妹徐敏、侄儿康延,以及外甥闻博,还有专程从太原赶到苏州跑马拉松的妹妹康文慧。
侄儿康延用苏州美食招待我们。松鼠鳜鱼,曾经是当年乾隆皇帝特别喜欢的一道菜;苏州特色的馄饨,口味就是不一般;碧螺虾仁,色泽光亮,入口滑嫩,吃过后永生难忘;枣泥拉糕,工艺讲究,做工精细,颇具江南特色;糖醋鳝丝,酸中带甜,柔滑鲜美,人们吃得赞口不绝;另外还有许多叫不上菜名的美味佳肴,吃后让人回味无穷,念念不忘,恐怕要三月不知肉味和水味了。
接下来的行程中,康荘带着我们老两口又吃了苏州名吃蟹黄包、内蒙刀削面,还有许多当地的水果,既尝了鲜,又解了馋。
4月14日上午11点多钟,我们正在游玩之中,建飞弟弟又打来了电话,约我们中午去吃饭,品尝了苏州非常有名的“哑巴生煎”。“生煎包”,端上桌来,底面焦黄,上面雪白,用筷子挟起,轻轻咬上一口,将里面的汤汁吸掉,然后再细细品尝,外焦里嫩,香气扑鼻,肥而不腻,绵软可口,胜过人间一切美味。难怪人们口口相传,难怪人们耐心等待,确实是物有所值,名不虚传。
苏州犹如一盏巧夺天工的盆景,细腻而婉约,既有古典的内涵,又有优雅的风韵,将江南水乡的美丽描绘得淋漓尽致。无论是虎丘、拙政园、狮子林、留园、沧浪园,都不乏人间天堂般的妩媚与娇俏。
欣赏苏州园林,并不仅仅欣赏它的某一个部分,而应该看它的整体设计。苏州园林美就要在整体设计上,它就是上帝遗落在人间的一幅山水画。
苏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官,中国经济腾飞强有力的践行者,是中华文明宁谧的后院,也是中国人一张能够拿得出手的名片。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为有这样的同胞和兄弟感到自豪。我们在苏州既看到了它旖旎的自然风光,更看到了它活力四射的勃勃生机。
人间四月尽芳菲,烟花四月游苏州。能在这春风得意的季节里,畅游苏州,的确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两天的行程中,我见到了亲人,赏了美景,品了美食。小女康荘全程陪伴、贴心贴肺、知冷知热、百般呵护,我们什么钱也不用花,什么心也不用操,只管玩,只管看,只管吃,只管乐,这是任何一种旅游形式都比拟不了的。我是生在福中尽知福,感恩天地,感恩时代,感恩所有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