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他山*之石总第4088期 >2024-01-26编印

全国试点 合肥经验
刊发日期:2024-01-2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田云泽
  通过加快数字化转型,重塑产业竞争优势,这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而是关乎长远的“必答题”。2023年10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和财政部公示了第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合肥市以第五名成绩成功入选。
  平台赋能超20万中小企业
  不久前,位于合肥高新区的阳光新能源公司,创新推出了全球最新款覆盖新能源开发全生命周期的工业互联网系统软件,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系统研发、开发投资、设计建设等新能源开发整体解决方案,还可以将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进行串联,实现数据共享、产品追溯、研发升级等,吸引了包括深圳深波集团在内的国内外多家光伏新能源产业链企业前来洽谈、采购。“这是全流程贯通的一个数字化软件,建立一个统一的评估标准、统一的建设标准,就可以作为一个行业通用的产品,赋能于我们的渠道商。”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高级总监邹绍琨介绍道。
  效果好不好,用过人最有发言权。“这个软件全流程数字化,项目成本可控化,然后还可以提高我们开发的效率,还有很多很优秀跟很专业的一些设计方案提供给我们,然后可以‘一站式’管理,帮我们节省很多成本。”深波集团董事陈绮慧对这一工业互联网系统软件的应用效果大为赞赏。
  这正是合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鲜活的案例和鲜明的例证。
  说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就不得不提“羚羊”互联网平台,这是2021年9月安徽省推出的首个政企联合打造、市场化运作的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运营两年多来,“羚羊”入驻用户超50.8万户,累计服务企业超218万次,助力越来越多中小企业驶上数字经济的“快车道”。
  在羚羊APP上,一个图标名为“羚机一动”,这便是羚羊团队依托工业大模型围绕中小企业所需设置的服务板块之一。点开“羚机一动”,输入相关问题,系统会依据企业画像自动推荐解决方案或者专业化建议。同时实现海量资源的精准匹配,帮助企业找到需求对口的解决方案、行业专家等。
  安徽滋滋果是一家果干食品企业,该企业财务负责人在库存管理中发现,“每次盘存都需要耗费4-6个人一整天的时间。”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企业在羚羊平台的数字化软件服务包里找到了用友这款软件,通过一套覆盖库存、生产、销售、财务对接等环节的生产管理系统,滋滋果的所有货物出库数据都能体现在系统里,“粗略估算,比之前的效率提高了20%左右。”
  像滋滋果这样的中小企业,在羚羊平台上有超过20万家。围绕企业在人、财、物等方面的需求,羚羊平台将金蝶、管家婆、用友、慧结算等40余款头部SaaS产品在数据上和羚羊工业互联网打通,降低中小企业的数字化门槛。
  羚羊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徐甲甲介绍,羚羊平台的数字化软件服务包还为每户企业配置1万元消费券,围绕企业数字化所需,甄选市场最高价值10万元的企业经营必备的轻量化SaaS产品,用来激励中小企业加入并使用。
  近年来,合肥市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入选推进产业数字化等工作成效明显市,获国务院表彰激励,荣登2022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位居第12位,获评数字经济发展新一线城市、国家级信息消费示范城市。
  通过试点实现重点环节数字化应用
  合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试点城市申报工作,多次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合肥市经信局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成立了工作专班,牵头完成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实施方案》编制等申报工作。
  本次试点选取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家用电力器具制造、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等5个细分行业为试点方向,主要涉及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汽车及零部件、光伏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家电等产业,对于推动企业提质降本增效、提升产业链韧性、打造产业地标具有重要作用。
  “下一步,将通过试点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全市中小企业‘看样学样’,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合肥模式。”合肥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具体工作中将围绕重点产业园区,规模化带动园区企业数字化转型,继续推广使用“小、快、轻、精”的数字化软件服务包,支持中小企业低门槛、低成本、高效率实现重点业务环节数字化应用。
  与此同时,合肥还将根据产业基础和行业特色,围绕破解不想用、不会用、不敢用、不能用等“四不”问题重点采取措施。例如,推进“智改数转”诊断全覆盖,为企业“量身定制”数字化转型方案路径;加快中小微企业轻量化转型,力争每年推动超2500家企业上云用平台,助力更多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针对性出台工业互联网专项政策,撬动中小企业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投入。
  当前,工业互联网正处在向纵深推进的关键时期,指导企业明确转型路径,推动平台进园区、进企业,深化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应用,安徽省正在大力推广制造业模式创新,推动更多典型应用场景落地。
  据了解,为纵深推进工业互联网加速落地,安徽省16个地市均成立工业互联网发展专项工作组,研究重点事项,并配套出台专项规划和支持政策。目前,安徽省累计培育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137个,62个项目进入工信部试点示范。2023年上半年,全省新培育工业互联网国家级特色平台13个,居全国第7位;建成5G基站超过10万个,居全国第9位。
  来源:安徽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