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龙民
我们就转到西边去找,找了半天,只找到一小块残破的青石板,上面有几个字,却是”“云情自郁争同梦,仙貌长芳又胜花。”我一看,是唐代女冠子鱼玄机的诗句,据说鱼玄机美貌非凡,才华超绝,虽蛰伏空门,却风流异常,与达官名流纨绔公子来往频繁,不分昼夜,弦歌舞唱明铺暗盖。最后,终究有关法条风化,被处以极刑。不过,单看这两句,仿佛有无限云愁雨恨,难道这两个老东西情投意合,终日相处,并无一点暗昧之处,真是一对灵魂情侣?或许他们看破红尘,把鱼水之欢也当作一种卑污秽浊而抛弃了,只是内心深处,不免压抑郁闷。
我望了一眼正在看着石板呆想的小敔,不知她想什么。
等她抬起头来,我说:“单从这两句抄来的诗看,也很难说明什么。”
小敔沉吟一阵说:“不如咱们替老尼姑一人做一首,看谁的象。”
我岂敢在这样的人面前卖弄,就说:“女人的心思女人了解,我做的再好也不贴切,就你做一首吧。”
小敔笑了笑,从地上拣起一根烧残的树枝,对着残破的粉墙边想边写:
“一根苦藤两个瓢,
上苍何故栽孽苗?
默默相对度昏晓,
是酸是甜是风骚?”
小敔是竖排写的,两个问号隔句相对,却写成一正一反。我正品味诗中的意思,小敔在那两个大大的问号里画上眉眼和鼻子。我望着问号光秃秃的脑袋,憋不住笑了起来。
小敔也微笑着端详那两个问号。
我说:“你为何不把嘴也画上?”“画上嘴就没意思了。你看,眉开眼弯嘴角上翘,就是笑的样子,嘴角下弯就是哭的样子,其诗如此,其画岂能如彼?”
我一想象,果然说的不差,这姑娘的才情确实非同一般。
她思索半天,又在第三句的逗号下边,画了个问号,也画上眉眼和鼻子。
我很奇怪:“为什么多画个问号?”“你想,他们为什么要逃婚呢?肯定是姑娘的父母把姑娘另许配了人家,因此,这场婚姻的当事人,应该是三个,而我们却不知道第三个人是怎么回事,所以,只能是个问号。”
我有时想入非非,而小敔的思路有时却叫人莫名其妙。
她意犹未尽,说:“咱们再到其他房间找找,看还有什么。”
我又跟在小敔的屁股后边寻找起来,找了半天,在西厢房的烂砖里找到一块石板,上刻着”武陵别舍”四字,我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又想到传说中汉代刘晨、阮肇入天台山桃花源遇仙女的故事,再看看眼前翩翩秀姿才情横溢的小敔,不觉动了痴心,就试探着说:“人们都爱搞一些牵强附会的风流韵事,竟把桃花峪和桃花源联系在一起。此桃源虽非彼桃源,假如刘阮再世,会不会在这里也有什么奇遇?”
小敔的脸微微发红,神色有点不自然,盯着我看了半天,皱起眉头说:“唉,恐怕刘阮再来,也不一定能见着仙女,此一时,彼一时,时隔这么久,难道仙女就不会有什么别的遭遇?我在枣树沟曾改写过一首古诗,‘寻得桃源好避情,桃红空见几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此情是感情之情,非秦始皇之秦。”
我心中茫然若失,呆在那里。
小敔似乎想笑,把身子转了过去,但她的肩膀微微抖动了几下。这姑娘有什么可笑的呢?是不是自己玩的小把戏她已看出,借诗来提出善意的警告呢?唉,人家怕问津,自己自做多情,却也可笑……
(未完待续)
长篇小说连载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