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清徐*要闻总第4074期 >2023-12-25编印

清徐:宅基地有了“身份证”农民吃上了“定心丸”
刊发日期:2023-12-2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过去,我们哪里知道村里房子还能有保障,工作人员来宣传还把他们撵了出去,现在我的房子有本了,突然就有了安全感,真是好政策!”近日,在清徐县柳杜乡成子村,一位村民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自己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动产权证书》后,喜笑颜开,一个劲儿地表达感谢。
  清徐县作为全国104个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于2021年10月全面启动房地一体农房调查工作。自工作开展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部门、乡镇的全力配合下,努力破解难题,多举措有序推进全县9个乡镇、132个村庄、66997宗宅基地的权籍调查和登记发证工作,历时2年形成了阶段性成果,对符合登记条件的首批30086宗宅基地及地上农房进行了不动产登记,完成了自然资源部农村房地一体的登记数据汇交成果工作,赋予了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
  加强组织领导,主动担当作为。清徐县把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工作摆上重要议程,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推行“一把手”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带头做,包村领导合力推,村“两委”主动干的工作机制。就政策把握、宣传发动、组织保障、任务落实等具体实施工作进行了明确界定。其中,为确保政策落实落细,真正普惠百姓,领导小组办公室还成立了农村不动产调查登记指导组,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分片、分组、分类进行指导培训。同时,编写了《清徐县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权籍调查技术设计书》,编制了《清徐县农村房地一体调查审核培训提纲》《清徐县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政策汇编》等,帮助各级调查审核人员及时把握政策、依法依规操作。
  发动依靠群众,强化分工负责。为确保全县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登记发证工作,领导小组发文明确了乡镇政府的职责和村委会应承担的职能,推动乡村两级深度参与,将确权的主阵地放在村一级,把确权登记的自主权交到村民自己手里。同时,确定了“三项公示”工作方案,村委会对宅基地的批占地时间、房屋建成时间、权源材料的真实性等进行审核认定,乡镇政府对村级审核结果进行复核,全面提高了工作执行力,登记工作驶入快车道,也保证了登记的公平公正和全覆盖,使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保障了农民合法宅基地权益。
  确保先行试点,攻克疑点难点。确权登记发证事关群众切身利益,责任重大,必须交出满意的答卷。针对全县宅基地数量较多、工期紧张、边界划定不清、权属确定不明等复杂问题,清徐县不动产登记工作按照“政府主导、依靠基层”的工作思路,通过“县、乡镇、村、技术支撑单位、县自然资源局五方协同”的工作方法,精心调查,摸清底数,梳理确权登记疑点难点。并明确了先行9个村进行试点,进行问题探索、经验积累,试点过程中对疑难问题一事一议,逐案破解,对百姓的诉求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复,确保服务到位,为稳步推进全县宅基地房地一体登记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科学精准施策,稳步全面推进。为使各作业单位切实做到“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在不动产测量阶段及成果核实阶段,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通过形成的实景三维模型,生成相关矢量数据,运用图解法进行房屋数据采集,生成房屋边长、面积等;在权籍调查、权源收集方面,采取技术单位为主、村组参与配合、乡镇协作的模式开展工作,在保证成果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外业工作量,加快了工作进程。同时,为使房屋权属关系判定更加严格、更加规范,不动产登记领导小组还咨询法律顾问、司法等部门,结合民法典相关规定,分门别类制定和规范了10余种相关权属来源证明格式及样本下发统一执行,方便广大农民办理手续。
  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是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基础,对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夯实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基础、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清徐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强化政策把关、技术指导、高位推动,把服务群众贯穿始终,确保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后续工作周密细致,助力宅基地制度改革。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