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名人堂
梗阳第一廉吏魏戊
啜希忱
魏戊是春秋时期梗阳(今清徐)开始设县以来的第一任县官,当时称大夫,也是清徐有史以来的第一廉吏。
据《左传》记载:鲁昭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14年)秋,晋灭祁氏,魏献子主持晋国朝政,他把祁氏的封地分为七个县邑,其中一个县即梗阳。魏献子任命他的儿子魏戊为梗阳大夫,魏献子怕人说他心存私念,结党营私,曾就此事征求别人的意见,得到的反映是:魏戊的为人“远不忘国君,近不压同僚。居利思义,在约思纯,有守心而无淫心”。意思是说魏戊能处在有利地位时心存道义,处在穷困中能保持纯洁清廉,可以让魏戊主持一县事务。魏献子这才放心。故此,孔子赞扬魏献子这样做“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可为义矣”。
魏戊到任后,不负众望,从政有方,廉洁奉公,严以律己,受到梗阳百姓的好评。一年冬天,梗阳发生了一案件,因案情重大,魏戊不能断,就把此案发往国中,上报魏献子。梗阳案件的当事人为了打赢官司,暗中为魏献子送上歌女行贿,以求通融。魏献子见了美女很高兴,准备接受。魏戊得知此事后,心里很不安,认为接受贿赂有损父亲前半生的声誉,此头一开,后果不堪设想。自己又不好直接阻止父亲的行为。魏戊就很快找到父亲最亲近的两个家臣,大夫闫没和女宽,对他们说:“主上以不贪财,不受贿赂而闻名于诸侯,如果这次接收了梗阳人的贿赂,会毁了他一生的名誉,请你们一定要劝谏他。”闫没和女宽答应了魏戊。
一天散朝后,闫没和女宽并没有走,在庭下等待劝谏的机会。魏献子准备吃饭,见他们没走,就召他们一起进餐。在进餐的过程中,两人连续叹了三次气。等吃完饭之后,三人一起聊天。魏献子问他两人:“我听人说,‘唯食忘忧,’你们刚才在吃饭的时候却连叹三声,这是为什么呢?”两人连忙起身拜辞说:“我们非常感谢您赐给我们酒食,刚开始时,我们担心饭菜的量不够,故此叹气;吃到中间时,我们感到很内疚,您请我们吃饭怎么会不够呢?所以再次叹气;等到您吃完,我们见您吃的并不多,只是刚饱而已,这是我们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过于贪婪了,故而又叹。”魏献子听了,感觉到他们是在暗示他不要贪婪,于是他拒绝了梗阳人的贿赂。
事后,魏戊高风亮节的行为受到人们的赞扬。梗阳在他的治理下人民安居乐业,案件发生的极少,也能得到及时公正判决。
中国有句成语“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就是从以上这个故事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