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凤莲
1971年初,东于高中幸运地迎来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苗国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
苗国老师是我们的数学老师,他给我和同学们的第一印象是:不苟言笑、严肃有加。但在听过他的课后,同学们不仅改变了最初的印象,而且很喜欢听苗老师的课并愿意走近他。
苗老师治学严谨,一丝不苟。每逢他的课,上课铃未响,他已拿着教具站在教室门口了。铃声响,他便迅速走进教室上讲台,铃声停,马上开讲。没有多余话,一板一眼,重点突出,板书工整。他还不时为我们拾遗补缺,不断增补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老师讲得清清楚楚,我们听得明明白白。
让我印象很深的是:苗老师在每次布置课后作业时都会强调,书写要认真,每页都要“留天留地,留边留沿”。时间一长,这一要求成了同学们写作业时的口头禅。
我们曾偷偷翻看过苗老师的备课本,他画的几何图,每一幅横平竖直,干净整洁,简直就是一幅幅艺术品,给人以美感。而他的为人也如此干净无暇。
苗老师如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将做人做事的道理与智慧如春风细雨般融汇于施教中,灌输给正在成长中的我们。
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是那堂“统筹法”课,苗老师用身边人的实例深入浅出地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人生课。
我们班有个女同学,幼年丧母,与父亲及单身有病的大伯相依为命。她既要上学,还要照料两位老人的一日三餐,洗衣打杂、割草喂羊……但她从不迟到早退,学习也从不落后。苗老师说这位同学就是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最好地诠释和运用了“统筹法”,做到了统筹安排学习和家务并合理实施。
为了使我们理解得更透彻,苗老师进一步通俗地讲解:“好比眼下有几件事情要做,如何合理地安排,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就能合理使用最少的时间,其中大有学问,这就叫‘统筹法’”。他希望我们日后能学以致用。
这节统筹法课令我终身难忘,受益匪浅。我婚后与丈夫两地分居,尤其是调到县里工作后,家距单位远,女儿又刚入学,我运用“统筹法”这一法宝,事事早计划,做到工作家务两不误。我由衷地感谢恩师的教诲。
如今,苗老师已是耄耋之年。虽耳朵有点失聪,但他仍精神矍铄,生活自理,每天骑自行车外出转转看看,有时还受邀到县老年读书会讲课。
2023年,我们毕业已整整50年了。这期间,同学们谁家儿婚女嫁,都会给苗老师发喜帖邀请他参加,而苗老师每每都是有请必到。师生欢聚一堂,仿佛又回到昨天……
诚祝老师健康长寿,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