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娟
夜幕渐降,独卧斜阳,枝头鸟儿和着院子里独奏的萨克斯鸣唱着,清脆悦耳。望着窗外晚霞,目送夕阳缓缓西下,壮观之景为朝起暮落的一天画上完满的休止符,寂静,闲适,平和,安然。
人到老年,如夕阳灿烂,红遍西天。人老了,鹤发童颜,行动自在,无案牍,无丝竹,无牵无绊,无忧无虑,不思慕财富权贵,独享儿孙膝前绕,自在而喜乐。
趁年轻,在辛勤的汗水里,集聚走向老年的资本与底气,财物不在多,有衣遮体,有食果腹,在劳作中,读人,读事,读自己,剔除自身负能量,在修言修行,立志立德中,集聚走向老年的智慧,如何面对病痛,如何解读生死,如何在纷繁的世界里面临亲人的离别与友情的逝去,如何将一生的经历折叠成一本散发着睿智光芒的家书。
趁年轻,多读书,看看智者圣人是如何拉起自己一生的帷幕,如何在波澜壮阔的一生里力挽狂澜,如何在低浅吟唱中与自己和解。古有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雄心,有王维“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安闲自在,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有苏东坡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的乐观与豁达。翻翻厚实的书页,汲取庄子的顺应自然,孔孟的“仁、义、善”,老子的尊道而贵德的智慧力量,让自己在走向老年的路上,越来越合乎自然,越来越至善至美。
当你老了,粗茶淡饭,烟火气里,有老伴儿的絮絮叨叨为你解闷,有颤颤巍巍的手为你夹菜,有步履蹒跚的相随,有沉默温馨的陪伴。
当你老了,望望地平线,回忆过往,有扬帆启航的激情与壮志,有摔跤后的狼狈不堪,有职场的尔虞我诈,有田间地头的狂风肆虐,有儿成女就的欣慰,亦有相伴远行的诗与浪漫。
当你老了,感恩生命的伟大,生命的绽放,成就了自己为儿为女,成就了自己为父为母,成就了自己与自然对话、与世界对话、与历史对话,在逐渐老去的路上,品咂人生而为人的真谛。
当你老了,不艾不怨,痛快地爱过,与值得自己付出感情的人,携手面对风澜,不怕贫穷,不惧灾难,灵魂契合,可以翻山越岭,同舟共济,渡向人生彼岸。互相搀扶着,走在黄昏晚霞里,听远处的犬吠,稀疏的白发逗弄着从皱纹里流淌出的浅笑微澜,说说年轻时的奋斗,所有的荣辱得失再也激不起愤愤不平,一切都归于自然,归于平静,因为,你早就知道,“我知道我自己是有限的”,你也知道,人应该“生活在别处”。
当你老了,享受着那份孤独,不再因孤独而孤闷,你是你最好的朋友,也是你走向生命终点的最好伴侣,独处时,会听鸟语,会闻花香,会独面夕阳,期待星空万里,会独自点灯夜话,与自己,与自己的一生。
诚然,我对《清徐老年》不甚了了,关注起来也只是最近的事——得知她今年创刊15周年了。我也了解到,“十四五”时期,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进入到中度老龄化。我们清徐老龄人口现已突破20%。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发展大局,事关百姓福祉。因此,我通过朋友,特地找来几本《清徐老年》,一读便喜欢上了——她设置的栏目、版块,很有特色和创意,刊登的文章充溢着灵气,我竟爱不释手了——觉得她的栏目、版块竟为我而设,看来我与她有缘,于我心有戚戚焉,凝神会意,我又多了一个可以投稿的园地。今后我要多多走近《清徐老年》,在她由豆蔻走向芳华之际,就成为她的热情拥趸。
祝《清徐老年》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