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林
迎泽公园位于山西省会太原市迎泽大街中段,交通便利,视野开阔,是太原解放后新建的第一座城市公园,因位于古太原迎泽门外而得名。1957年6月1日正式开放,已有65年的历史,但她不仅容颜不老,还越发年轻,生机勃勃。走进公园,信步闲游,但见湖光山色,苑花岸柳,亭阁相映,茂林蔽日,清风拂面,欢歌笑语,好一派欢乐和谐的景象!
上世纪70年代,我在山西大学读书时,与同学们相伴去过几次。在清徐工作后,带女儿到太原游玩,也多次去过迎泽公园。那时进公园收门票,记得由开始的5分,后涨到1角,90年代又涨到2角。2002年7月1日,公园免费向社会开放。这里曾有太原第一架大型过山车,第一座摩天轮。当摩天轮缓缓升至最顶端时,可览尽半城风光。当外孙女在太原出生后,我与老伴也退休了,在省城看孩子。我们住的地方,距迎泽公园不远,天气晴好时,经常带孩子到公园玩。几十年来,我目睹了她点点滴滴的变化。特别是2016年7月,迎泽公园迎来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全面改造。投资11.1亿元升级改造后,她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广大市民,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场所。2018年公园改造完工后,我们虽然回到清徐,但又几次到太原到迎泽公园游览。外孙女已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她当起了我俩的导游兼摄影师,边参观边拍照,留下了许多难忘的镜头。
据史料记载,清朝光绪十二年(1886年)夏末的一天,太原暴雨倾盆,肆虐的汾河水冲垮了沿岸的堤坝,城内顿时成了一片水乡泽国。汾水泄尽,迎泽门外就留下了一个湖泊。解放前,这里杂草丛生,污水横流,臭气冲天,满目荒凉。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开始筹建,正式定名为迎泽公园。政府组织力量,省市领导带头参加义务劳动,全市人民踊跃参加,进行大规模的挖湖堆山,植树造林,修墙铺路,1957年公园开放。以后又不断地修葺和扩建。
迎泽公园总面积66.69万平方米,现有各种园林观赏植物130多个品种,12万余株;草坪15万多平方米;桥、廊、亭、榭等园林建筑30余处。再配以湖泊、丘陵、树林、假山、喷泉等,构成了野趣幽深的自然空间,是我市最大的综合性文化娱乐公园。园内布局基本按地形划分,分为北湖景区,中部景区,南部景区和南湖景区。园内建有花展馆、书画展馆、盆景园和牡丹、芍药、玫瑰、海棠、荷花等多种专类植物园。还建有大戏台、网球场、微型高尔夫球场、儿童乐园等娱乐活动场馆。为市民休闲娱乐和文化体育活动,提供了理想的去处。
迎泽公园最大的特点是湖水面积大,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北湖景区以太湖石堆砌的假山为中心,由起伏的山峦、广阔的湖面和以水景为主,动静结合的广场,以及藤萝架、观澜阁、北湖码头、怡园等组成。在北湖的湖心,有座翡翠式的绿洲——湖心岛。此处四面环水,绿树成荫,亭台楼阁,鸟语花香,可称为市内唯一的“岛屿”。如此美景,引的游人纷纷拍照留念。过去,公园西北角有座假山,是太原人熟知的景点。改造时,由于假山所在的位置,恰好为地铁线路衔接处,所以拆除后新建了一处塔状楼阁,名为迎泽阁,总高约24米。阁下延伸出一条仿古爬山廊,高低起伏、曲折而行。我们走在爬山廊中,身处不同方位,可以看到不一样的公园景色,别有情趣。还有建于2010年4月、仿明清风格的公园北大门牌楼,因1号地铁线经过,于2022年8月,600多吨重的大牌楼,不拆一砖一瓦,整体向南“漂移”了24米,开创了我市仿古建筑物平移施工的先河!
中部景区有长达150米的木结构长廊,是1958年仿北京颐和园长廊建成的,它蜿蜒曲折,雕梁画栋,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石质的七孔桥建于1964年,长64米,宽6米,横跨在迎泽湖上,似长虹卧波,贯通东西,成为北湖与中湖的分界线,是公园标志性的建筑。在公园的中心广场上,耸立着藏经楼,顾名思义,应该是寺庙存放经书的建筑。可迎泽公园并无寺庙,为何会有藏经楼呢?当时我百思不得其解。后经查阅有关资料方知:藏经楼又名风华楼,是太谷县城资福寺的主要建筑,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重建于1674年。后寺毁仅存此楼,1960年按原貌迁来,建于1.2米高的石砌台基上。后经数次彩绘,扩建广场,形成今天的规模。藏经楼通高18米,占地面积1142.4平方米,坐北朝南,为二层四檐歇山顶建筑,巍峨壮丽,古雅端庄,气势宏伟。在藏经楼东面,那个让太原人牵挂的“大象”滑梯,在这次改造中被保留了下来。这头带给大家无数童年欢乐的“大象”滑梯,矗立在花草丛中,样貌没有丝毫的变化,保护得非常完好。在绿色的衬托下,大象滑梯更加耀眼,仿佛在那里静静地回忆着往日陪伴孩子们的快乐时光。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南部景区的花卉园。牡丹花期已过,绿色的枝叶依然傲立。玫瑰园却显得红火了许多,艳丽的花朵,扑鼻的香味。月季园花开得很热闹,红的、黄的、粉的、白的,五彩缤纷,醉人心脾。树林里有不少树木已挂果,绿色的是山楂,粉红色的是海棠果,仿佛宣示着秋天的到来。很快我们来到公园南湖景区的荷花园,只见片片荷叶蓬勃碧绿,大叶虎气如锅盖,小叶玲珑如巴掌。一朵朵荷花盛开在荷叶上方,粉红淡妆,高洁素雅,亭亭玉立,风姿绰约。触景生情,我想起了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名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此处已成为公园最靓丽的一景,吸引了不少游人拿着相机,如长枪短炮近前拍摄。
儿童活动区位于公园西南角,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这里有秋千、爬网、沙坑、滑梯、跷跷板等22个游乐项目。许多家长带着孩子们,玩得兴高采烈。又是一个“溜娃”的新地标,让迎泽公园常玩常新。公园的西南面是仿古建筑群,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垂柳依依,鲜花绽放,一派江南水乡的景色。我俩与外孙女走累了,汗津津地爬到山巅小亭歇息,顿觉微风习习,凉爽惬意。极目远眺,心旷神怡,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迎泽湖波光粼粼;藏经楼雕梁画栋;园中路曲折迂回;湖心岛苍翠欲滴……桥、廊、亭、榭,掩映于林荫花草之中,形成环境幽雅、风景宜人的园林景区。简直是一幅美轮美奂的极品画卷啊!
野生鸟类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和“监测员”。据有关部门统计,随着迎泽公园环境越来越好,鸟的种类、数量逐年增加。如今,已从过去的10余种,增加到30多种,公园逐渐成为自然和谐、舒适美丽的生态绿园。每当华灯初上,漫步在公园的湖岸边,灯光璀璨的迎泽阁、望月阁、藏经楼等熠熠生辉,与七孔桥遥相辉映。亭台楼阁在五彩缤纷的灯光中,如梦似幻,人们仿佛身在仙境!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今日的迎泽公园,已看不出当年臭泥潭的一点痕迹。65年来,迎泽公园在一代代太原人的打造下,已成为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希望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这颗耀眼的明珠越来越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