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创作、出版长篇小说《宛平城下》,在我的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出乎意料的是,任重能够从拍片等演艺工作的繁重与辛劳中腾出这么多的时间、能从林林总总的影视剧塑造的人物情感中腾出一片思想情感的宝贵净土,用20多万字的小说容量,构筑自己牵挂已久的宛平城内的厚重战争与清新爱情。说是在情理之中,是因为他时时念叨着这个交织着家国情怀与热烈爱情的宛平城下的故事。这个故事在他心中如一把火,埋藏已久,熊熊燃烧,如果不及时泄放,任重可能会爆炸。
宛平城,是一座悲壮的城。80多年前,日本人借口在卢沟桥外演习时士兵失踪,要求进宛平城搜查,遭驻守宛平城内的29路驻军拒绝,遂向守军开枪并对宛平城发起炮轰。中国驻军奋起反抗。1937年7月7日夜的枪炮声,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争取独立自由史册上可歌可泣的一页,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饱经沧桑的一章。宛平城依旧站立,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宛平城下的英雄壮举依旧激奋人心。任重既感怀历史的厚重,慨叹家国情怀之伟大,却又不舍得忽略被时代洪流裹挟的青春、美与爱。于是他反复琢磨宛平城一触即发的战争前夜的状态,反复琢磨青年间的爱情如何发生如何表达。
任重给出的小说作品厚重又清新。厚重的是宛平城抗日烽火惊天动地,清新的是宛平城内的青春爱情美丽脱俗。
充满凛然正气的任重用小说去重构战争,用一个又一个极具画面感的场景描写还原出惨烈的战争场面。看完这些篇章,谁也不愿意再去面对残酷。但愿这样的战争只发生在我们常常置身的片场。
年轻的任重演过一部又一部情感剧。我不知道他心中会有多少种爱情的模样,但青春脱俗的爱情一定会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不,即便在战争的状态下,任重还是设计出令人怦然心动的爱情故事。在小说的前半段,在战斗还没打响的时候,小说中的谷少城、王中阳、卢静姝等,彼此之间的相遇、相识,以及动心、试探、表白,都如一塘清池,虽有波光粼粼,却是清澈可人。看这样饱满的青春、看对梦幻般爱情坚定的追求,我甚至想,任重再浓墨重彩写战争便是画蛇添足。但任重不能不去触碰战争,他心中的宛平城是有特殊含义的。他曾说过,无论是反映淞沪会战还是反映南京大屠杀的影视作品,都给自己极大的震撼,就是遗憾还没有宛平城下的精彩故事。这里隐藏着他的一种雄心。当然,我也知道,只有把爱情放在非常态下去描写才会更显得丰富、深刻而伟大。这也是小说的一种技巧。
无论是战争还是爱情,都是极好的影视创作题材。我在上一段的话中就揣测,任重这小子是另有雄心的。你看看,整部小说充满了情节性与画面感,瞬间就可以转化为镜头语言;你看看,他和他的伙伴把战争的现场写得那么惨烈,仿佛就是片场故事;你看看,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已经设置好的,每个角色都可以一眼看出来他们该怎么做,而不愿意花笔墨去对性格和心理进一步开掘……看完小说后也不解气,不由得让我怀疑他可能另有剧本在手。
好兄弟任重这次写小说是一次“出走”。我一口气读完这本小说后,认定他马上就要归来。归来仍少年——任重是有初心,也有追求的。
他说这是“坐家”静心之学,但我为任重用小说“出走”,转身为作家的一刻喝彩。
《宛平城下》书评
丁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