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龙民
“怎么是和稀泥呢?”老马看了一眼墙上的字幅说:“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这是马列主义的策略问题。消灭剥削阶级,彻底解放无产阶级,走社会主义道路,达到共产主义社会,这是我党最终的革命目的,忘记这个目的,就意味着背叛。但是,革命是有阶段性的,各个阶段的政策和策略也不一样,有时以全局为重,有时以局部为重。土地革命时期,我党创建不久,广大人民群众对我党并不了解,所以打土豪,分田地,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妥协地干,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能认识我党,坚决地跟我党走。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处于民族存亡时期,抗日就成了首要的,不管什么人,只要是抗日的,就和我党是一条战线,一定程度的妥协就是必要的。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大举进攻解放区,敌我矛盾尖锐化白热化,为创造条件解放全中国,解放区实行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土改就成了中心,凡能执行政策,凡能实行土改,就是革命的,否则,就是反革命的。在经济危期,威胁到整个社会的稳定,这时,不管什么人,凡能搞活经济,发展经济,我们就应当利用,应当支持。经济发展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保障,社会也就稳定了。这是列宁的一条经验。如果产生两极分化,不仅背叛了我党的最终目的,同时也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发展,我们就必须消除一切不利因素,与各种错误倾向做坚决的斗争。这是苏联的一条教训。同样,桃花峪的问题也是如此。由于派性的干扰,许多问题都披着派性的外衣,是非观念都带有派性的色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一些具体问题非要搞清谁是谁非,将会引起更大的混乱。因此,团结就是首要问题,只有求大同,存小异,才能稳定大局,才能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才能有效地恰当地解决问题。用什么把群众团结起来呢?那就是,春耕生产。你们要记住,斗争是手段,不是目的,工作就是斗争,甚至是坚决的斗争,没有斗争,许多问题就解决不了。而调和,也是一种手段,只有调和一些次要矛盾,才能集中更多的力量来解决主要矛盾。什么叫斗争,什么叫调和,怎样斗争,怎样调和,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什么叫语重心长?什么叫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什么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老马的话,使我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也更坚定了我对工作的信念和信心,更对这个工农出身的革命老干部增加一种由衷的崇敬。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我自认为学得十分不错,在机关的学习讨论中,长篇大论头头是道,与李步青相比,也是有过之无不及。但在实践中有时就茫然了,理论与实践挂不起钩来,而老马的观点,正是毛主席哲学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特别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矛盾论》,可以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了。言下之意,也批评了我的阶级斗争过敏观,就拿桃花峪的问题来说,在没有确凿证据时,为什么非得苦苦去想象或创造几个阶级敌人,把形势搞得十分严峻才算工作到家呢?老干部,老干部,老干部真是革命的宝,老中青三结合也真是一种科学的最佳干部组合,如果我们的干部队伍出现断代现象,那工作一定会出问题。
(未完待续)
长篇小说连载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