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晓莉
老西门的清中只能在学校的老照片里一见,即将落成的新清中,马上将替代现在的校园,想到这些不仅觉得应该写一写眼下的校园,给以后的回忆留点素材。
我2004年大学毕业,来到陌生的清中。那时校园教学楼只有两幢。讲台还是比较老式的镶嵌着电脑的灰白色铁桌子。如今大大的校园,绿树成荫。已经记不清当年的黑板材料,依稀记得普通粉笔渐渐变成无尘粉笔,老师和前排同学不用在擦黑板时再吸粉笔灰;渐渐的绿板换成白板(虽然现在有时口误还会叫黑板),粉笔换成环保笔。2008年大柜子般的投影机变身为高科技一体机……
19年来,清中的操场由尘土飞扬的土操场变成了美丽的塑胶跑道,操场周围台阶旁的围墙上,我们可爱的美术老师们课余时间顶着大太阳一笔一笔绘成的运动图案,给充满活力的操场更增添了几分运动元素。那里曾经留下了运动会参赛者飒爽英姿的身影,留下了啦啦队为每一位参赛选手的呐喊助威声,留下了国旗班孩子们矫健的步伐,留下了多少次全校师生升旗时的庄严肃穆,留下了……
餐厅三层是校园文化艺术节孩子们展示才艺的舞台,也是一次次迎接新生的励志大会,一次次高考百日誓师大会的舞台,那里留下了孩子们欢乐的身影,留下了老师的谆谆教诲,留下了无数高三师生的铿锵誓言。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们集体备课逐年步入正规,那一次次由主讲人精心设计,同组人激烈讨论,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的备课,是我们教学成绩稳步提高的基石。虽然陈旧的备课室即将成为我们的回忆,但集体备课会追求更高的效率。
那一间间曾经承载着每一位莘莘学子梦想,回荡着朗朗书声的教室,在孩子们学习匀速圆周运动,学习欧姆定律非纯电阻电路时随时供孩子们作为实物模板的吊扇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尘封记忆。
在那百般红紫斗芳菲的季节,即便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教室,但校园中沁人心脾的花香,姹紫嫣红的美景瞬间会让人心旷神怡。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的日子虽然有那么一点点恼人,但那是清中独有的“美”。
主楼门口每年6月23号上午11点左右的隆隆炮鸣声,那是对每一位高三学子的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清中人取得稳步提高成绩后向社会的告白。这些年的清中,低进高出、高进优出,正是清中人不负众望、砥砺奋进的志气和姿态,助力众多怀揣梦想的有志青年在这里实现了他们的人生梦想。
这里有着每一位清中人的汗水和智慧,这里是我们梦想的起点。随着新校落成,清中人定会蓄势待发,向着美好的未来迈进!